哈姆雷特(一)
(2022-04-24 13:44:59)
公元1599至1602年莎士比亚创作一部悲剧《哈姆雷特》,王子复仇原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叙述8世纪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莎士比亚所依据的旧本应该是继承古希腊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复仇的主题”,经过莎士比亚的提炼,深化主题,升华到悲剧的高峰。
(1)鬼魂显灵,犹如《红楼梦》宁荣二公之灵剖腹深嘱,祖先继业;警幻秘垂淫训,跳出历史轮回,探索一条新出路。
(2)哈姆雷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艺术典型,一个是复仇的哈姆雷特,丹麦王子身份,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另一个是外在叛逆的哈姆雷特,假疯不癫,或者说是处于疯狂的状态,是个情痴;还有一个是内在自由的哈姆雷特,内心清醒,担负着扭转乾坤的重任,是个情种。
(3)哈姆雷特与奥利菲亚的爱情,犹如宝玉与金钏的暧昧关系,还没有达到宝黛情爱的高度,奥利菲亚仰慕哈姆雷特人性的光辉,哈姆雷特企图唤醒她人性的觉醒,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明媚的春光唤醒杜丽娘人性的觉醒,“惊梦”对美好爱情的渴望。那个复仇的哈姆雷特杀死她的父亲波洛涅斯,她痛苦地发疯,掉到水里淹死了,或者说是投水而死,奥利菲亚是纯洁的化身,如花朵一般,她或许已经觉醒,掘墓的小丑又有聪明的一面。
(4)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决斗,为父报仇;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为雪耻率领军队夺取一个小块不毛之地。那个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与克劳狄斯设毒计铲除哈姆雷特推动情节发展,使戏剧冲突达到高峰,莎士比亚并没有使哈姆雷特走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杀母的老路,规避命运的圈套,葛特露误喝毒酒而亡,她是个性格软弱的女人,屈服于命运的摆布。
(5)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性格,是由于那个内在自由的哈姆雷特寻求新出路与那个丹麦王子复仇计划矛盾张力造成,表现在那个叛逆的哈姆雷特如痴如狂,他最后的一击,体现出他的勇敢。
(6)哈姆雷特与霍拉旭的友谊,犹如宝玉和他的情友;克劳狄斯与波洛涅斯,以及罗森克兰兹吉尔登斯吞奥斯里克,犹如石头与群鬼。
(7)伶人演戏,是戏中戏,哈姆雷特从克劳狄斯看戏的反应,确定他心中有鬼,他是有罪的凶手,为复仇提供正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