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曲(一)

(2022-04-19 08:01:38)
(1)公元1300年【元大德四年】6月,但丁被选为佛罗伦萨六名执政官之一,1302年被放逐,1307年但丁开始创作《神曲》,以梦幻的形式游历地狱炼狱天堂,奥古斯丁是吸收新柏拉图主义的神学,阿奎那是融合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神学,但丁是借用神学旧框架承载他的诗性伦理学说,犹如严峻的道德审判官,神曲原为神的喜剧;元代杂剧兴盛,关汉卿《窦娥冤》揭露现实的黑暗,有人间地狱之感;红楼梦传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天堂】,走到迷津,风月宝鉴的反面“多少泣黄泉”【地狱】。《神曲》瑰丽的想象,对现实黑暗批判的深刻,只有屈赋可与之媲美。

(2)序幕叙述“我”游历地狱的起始点1300年4月8日耶稣受难日,写“我”迷惘的心态,在人的内心中存在着一片幽暗的黑森林,隐藏着原始的本能冲动【欲望】,如豹子一样的追求肉欲,如狮子一样的骄傲,如母狼一样贪婪,“我”走到迷途,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理性】引导诗人【“我”】游历地狱和炼狱,走进地狱之门,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拿出绝望的勇气。
(4)炼狱是通过自我净化,有上升天堂的希望,有对堕落地狱的恐惧。

(5)贝雅特丽齐【爱】接引诗人【“我”】升上天堂。《新生》诗人与贝雅特丽齐的爱,是先验的爱情,或者说是精神恋爱;《神曲》诗人与贝雅特丽齐是超验的爱,在信仰层面,诗人理解的“上帝”就是光明的象征,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

(6)“天堂”是理想的乌托邦,“地狱”是黑暗现实的折射。理想遥不可及,所以需要坚定信仰;现实苦难深重,所以需要超越,寄托着诗人对未来朦胧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