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段子:“无后坐力炮”

分类: 文史 |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人们崇尚军人,就连姑娘们都以“嫁军人为荣耀”。洛阳郊区一小伙姓张、行三,大家都喜欢叫他张三儿,小伙机敏过人,无奈家中“成分”太高,招工、当兵无望。困苦中,他操起老爹的“粮食放大器”,干起了“爆米花加工”小生意,农闲走街串巷也能维持生计…
张三有一姑姑早年嫁入城里,看侄儿过了娶亲年龄依然单身要“打光棍儿”很是着急,就托人为娘家这个后代说媒….
某一日,张三接姑姑信息,要到王城公园与一姑娘见面,多次失败的他总结了原因,特意借邻居大哥一套军服与姑娘相会。看小伙一身戎装,姑娘很是开心唧唧咋咋的问个没完:那年当兵啊,怎么没有戴领章、帽徽,啥军种呀,离洛阳远吗?张三巧嘴簧舌应答如流,稍有迟钝,但并未引起姑娘的怀疑:“三年前的冬季当兵,去了河北张家口,是、是“无后坐力炮”部队、这次是回家探亲、领导不让戴领章、帽徽等…”。瞎编的还挺圆乎,姑娘竟然被蒙住了,完全陶醉与成功的喜悦之中。多次交往姑娘也未发现啥问题,看看电影、逛逛公园俩人其乐融融….
某一日姑娘跟随母亲到老城走亲戚看大姨,见文峰塔下有一个满脸黢黑的小伙拉着风箱、摇着圆轱辘的爆米花机忙个不停,旁边被一群半大小孩相拥,“哒哒哒”风箱内板儿发出的声音及“玉米花”特有的香味吸引了姑娘的目光:这是谁呀,怎么这么熟悉?“玉米一锅一毛、麦子一锅一毛五…”声音传来,这不是张三还能是谁呀,没有差错….
质问中,张三虽然冒汗、惊诧但还能应对:“你不是当兵的吗,怎么干起这个“爆米花”啦?还“无后坐力炮”部队…”.“啊…啊..是啊,这不是“无后坐力炮”吗…”张三还在努力狡辩,指着爆米花机说是“无后坐力炮…”人家姑娘不再听他胡扯,转身哭着走啦…
随后几年,“爆米花”属于“无后坐力炮”部队的段子在洛阳城乡疯传,茶余饭后或看到“爆米花”场景,大家都能把这个段子完整的叙述出来。段子给人们沉闷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大家不再怀疑趣说的真伪,而是可笑、佩服:这黑咕噜噜的铁家伙,竟然还能叫“无后坐力炮…”
段子是真的,但“事儿”就不一定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