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今年英国的升学季,伦敦东区贫民窟中的纽汉公立高中(Newham Collegiate Sixth Form)成了当地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全校200名毕业生中就有190人进入了伦敦最顶尖的大学联盟——罗素大学集团中的学校,超95%的比例令人惊讶,其中有9人进入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G6uUXGiyx695%学生进伦敦名校" />
在这里生活的孩子,多来自移民家庭,父母没有正式工作,甚至多年卧病在床,社区中未成年人贫困率更是高达40%。
“如果没有他,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一名羞涩的阿拉伯裔毕业生萨阿迪雅这样说道。这个女孩刚刚以3A的成绩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律专业录取,她的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常年没有工作,“在我们社区,从前想成为律师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他是一个真正的启蒙者。”
萨阿迪雅口中的他,指的就是纽汉高中现任校长穆赫辛。
一所城市边缘的贫民窟中学,怎样“华丽逆袭”成为名校预备生的摇篮?而这一切背后的穆赫辛校长,又有什么背景?
“你们每个人将来都能上名校”
疯狂校长的第一堂课震惊了孩子
在今年的考核中,伦敦东部最贫穷地区的这所学校,毕业生的综合评定达A或B的比例达到了88%的比例,而全英国的平均水平也只有53%。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G6uUcj3CaW95%学生进伦敦名校" />
这个成绩甚至远远超过许多私立明星学校:当地一所三年学费高达10.7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1.45万元)的私立高中,达到A/B级的学生比例也仅有72%,比穆赫辛所在的高中低了16%。
很难想象,穆赫辛接手这所刚成立两年的高中时,全校一共只有12名教师和137名学生,科学实验室也只建了一半,因此穆赫辛除了担任校长还得负责教课。
那时,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上大学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要上顶尖大学,甚至牛津、剑桥这样的世界名校,似乎更是痴人说梦。
但穆赫辛和其他老师不同,他在给学生们上第一堂课时就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在将来都能够上罗素大学集团(英国顶尖高校联盟)中的一所。”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G6uUavkL9U95%学生进伦敦名校" />
“当时,孩子们看我的表情都觉得我疯了。”穆赫辛笑称。
穿校服、禁玩手机、寻找逃学生
校长铁腕整肃,校风明显改善
穆赫辛并不是一个空谈家。为了实现这个诺言,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地整肃校风。
在英国大部分的高中,老师可能都会试图和孩子们建立朋友式的关系,直呼其名也并不鲜见,但是,这在穆赫辛这儿行不通。
穆赫辛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对他和其他35名老师毕恭毕敬的以姓和头衔相称,所有活动和集会前必须排队,坐下后必须保持肃静,在学校中的任何地方都不准玩手机。
而且,进校就必须穿校服,也是必须遵守的铁律之一,“这是为了不让他们把大街上晃晃荡荡的习气带到学校里面来”,穆赫辛解释说。
为了落实这项政策,每天早晨,他都会亲自站在大门口监督学生,如果穿衣不合标准就会被勒令回家,什么时候穿好了再回来。而包括校长在内的36名教师也全部以身作则,每天穿西装,打领带,或者身着得体的连衣裙。
对于这些习惯了随意的孩子们来说,上学从此就有了强烈的仪式感。
对于孩子逃学的行为,身为无业游民的父母有时会选择视若无睹,这时,穆赫辛会跑到他们家里去“兴师问罪”,一边敲门一边喊:“你们家孩子跑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到学校?”
在穆赫辛的严慈并济下,学校的校风有了巨大改善。有人在参观这所学校时感叹,很少见到这么多整整齐齐,言行端正的年轻人,而这所学校整体的感觉也似乎更像一个家庭。
穆赫辛本人,似乎更像一个大家长而非校长,全校427名学生,他叫得出每一个人的名字。每天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成为他们的倾听者,是他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其他老师也都全心全意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这也导致穆赫辛当了三年校长,连工会主席是谁都不知道。
对他来说,学校就像是一个家庭,大家都是为着一个目标,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大学,根本不需要任何工会的行动,老师们平时周六几乎从来不休息,平时的晚上也经常会留下加班,以便随时答疑。
请名流演讲、对话招生官、到大公司实习
解决孩子们被名校拒绝的根源问题
纪律和努力都是可以立竿见影地改变,然而有些东西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想要上名校,摆在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眼前的任务依然艰巨。
穆赫辛十分清楚,和那些出身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的年轻人相比,这些孩子的社交技巧和文化积淀差得太远了,而这正是他们屡屡被名校拒之门外的根源。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3至2015学年,牛津、剑桥两所名校招收的贫困学生比例约为10%,而这一数字比10年前甚至有所下降。而对于“极端贫困(the poorest)家庭的孩子”,能够上牛津、剑桥的比例不足1%,其中最大的障碍,正是面试时的手足无措,和实习经历上的相形见绌。
相对于出身私立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资源实在是太有限了。
为了缩小孩子们在眼界上的差距,穆赫辛使出了三寸不烂之舌,“连哄带骗”地把那些他认识的业界精英都拉来给孩子们演讲,而这些人中不乏伦敦最顶尖的名流,甚至包括前英格兰银行行长莫文·金(Mervyn King)。
除此之外,穆赫辛还带领学生们定期去参观牛津、剑桥等名校,并尽可能地寻找机会让他们和招生官面对面的谈话,了解面试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包括怎样去打动面试官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等。
在以往,私立学校的孩子可以借助父母的关系进入一些大公司实习,而这些资源对于出身移民家庭的孩子来说,不可想象。但在穆赫辛的带领下,他门获得了进入高端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这些不仅让他们拥有了简历上出色的一笔,更让他们认识到了那些大企业的文化和办公氛围。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G6uUddUeTw95%学生进伦敦名校" />
令他倍感欣慰的是,孩子们也没有辜负他的苦心。
“他们真的很努力……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享有特权,可以经常畅通无阻地带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参观并去这些地方实习。”穆赫辛说。
校长穆赫辛其人
在纽汉高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之后,很多人不禁想问,一手带领这所“贫民窟高中”的校长,究竟是何方神圣,是不是教育界的哪位前辈?
父亲的期望:
“把板球打好,并成为一名律师”
实际上,这名创造奇迹的校长,十年前还是一名坐拥六位数年薪的安永事务所律师,而他正是从一个和纽汉高中大部分孩子们类似的家庭中,一步步艰难地走到这样的高位。
因此,当穆赫辛放弃了伦敦顶尖律师事务所的工作选择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他的父亲一周都没和他说过一句话,“那个时候,我们之间的关系完全陷入了冰点。”穆赫辛说。
穆赫辛的父亲约瑟夫是一名移民,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穆赫辛是两个儿子中的老大。
当年,为了儿子们有机会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约瑟夫毅然举家搬到英国纽汉市,尽管他那个时候甚至还不会用英语说“你好”和“再见”。因而,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中,约瑟夫只能做着最底层,最辛苦的工作。
对于穆赫辛,父亲对他只有两个期望:把板球打好;成为一名律师。
这是一个来自移民家庭的父亲最朴素的期望:在英国,板球又被成为贵族运动,国王亨利八世将之誉为“国王的运动”,直至今日也仍被视为中产阶级的最爱;而律师也堪称高薪体面的金领行业——这位父亲由衷地希望儿子能够从职业到志趣都彻底地脱离“移民”的标签。
而令他欣慰的是,穆赫辛最终不负众望,成功考进了伦敦政经学院,并且成为了那一届最出色的毕业生之一。而他毕业后又迅速入职安永律所,和一名临床药师结婚,生一儿一女;25岁就以合伙人的身份坐镇诺顿罗氏律师事务所,曾经还代表艾克塞斯郡出战全国板球比赛,他是英国玛丽勒本板球俱乐部(MCC)的会员。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G6uUZp74oy95%学生进伦敦名校" />
父亲希望他有的,他几乎都有了。
坐拥六位数年薪, 出入宽敞明亮的写字楼,他似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然而,身为合伙人的他并没有松懈,常常早晨7点半就坐在办公室中,凌晨3点还在事务所里处理公务。
他当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拥有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由于当时中东市场的迅速扩张,毕业后的几年,穆赫辛几乎正在向自己的目标全速前进。
自己的选择:
“不管如何优秀,也不忘自己来自哪里”
然而,尽管事业顺风顺水,身在精英圈层,但他常常有一种错位的孤独感。
“我一直在和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一起工作,但是有一件事情令我很受折磨:在我成长的地方,所有人都和我差不多,但是在大公司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人和人的差别真是太大了。”穆赫辛说,“在那样的环境中,我有时会很自卑,我真的有资格坐在这儿吗?有时候简单的餐桌礼仪都会令我有些局促不安。”
“我上了一所好大学,开始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但是我也想起了曾和我一起上学,但是由于家庭背景没有走入大学课堂的伙伴们。如果他们有和我身边这些中产阶级这么多的接触机会,他们是不是也会成功?”穆赫辛经常这样问自己。
穆赫辛渐渐地无法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连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于是,在2005年8月的一个凌晨,刚刚处理完一桩5000万英镑银行借贷案件的穆赫辛走出办公室,终于下定决心告诉自己,“就这样了,我的律师生涯,结束了。”
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对他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
穆赫辛承认,对于大部分高薪阶层来说,离开曾经的生活圈层是困难的,只是幸好,他的儿子没有念贵族学校,家里也没有巨额房贷,他才得以“任性”一次,游刃有余地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完成了教师资格培训,并且维持着家庭的日常开销。
培训结束后,他于2007年开始在伦敦东部的七国王高中担任经济学老师,并于2012年升任校长助理,2014年,在接到伦敦东部最贫困的社区中的Newham Collegiate Sixth Form(纽汗高中)校长任职邀请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尽管穆赫辛一心努力着想让更多孩子进入名校,但这远非他的初衷。
“我不希望他们只是毕业后成为优秀的银行家或律师,而忘记了自己来自哪里。”他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培养出足够多的受教育良好、在政府乃至社会中有影响力的年轻人,并且学成之后能够回到社区。
“如果这样,那么不难想象,若干年之后,整个社区都会被改变,因为只有他们才会在议会、在政府中真正全心全意地替自己的社区发声,我希望这能够让这些学生和家庭,在日益固化的社会阶层中找到一条上升的渠道。”
也许这些话,没有人比穆赫辛更有资格说出来。
就在今年,这所高中收到了全国250个地方的2500份申请,而穆赫辛今年的愿望,则是把20个孩子送进剑桥和牛津,并且能有更多孩子进入顶尖大学。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G6uUYVCr2W95%学生进伦敦名校" />
令他尤为欣慰的是,这份满意的“成绩单”也使得他与父亲冰释前嫌,约瑟夫比以前更加为儿子感到骄傲了。
“面对下一届学生,我还是一样会告诉学生们,你也可以是下一个首相或者大法官……跟随你的梦想,永远不要放弃!”穆赫辛说。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丨翟佳琦 编译报道
编辑丨王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