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理想的汉语
(2025-11-18 19:05:42)理 想 的 汉 语
区区之人,议论大大之事,愿读者,取其是,容其非。
理想的汉语,是浅近文言,行文简练,结构简单,用字通俗,鲜有之乎者也,冷僻称谓,是洗过澡的文言,是民众口语。
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相同,主、谓、表、宾、定、状、补。材料与时俱进,但基本的不变,主要是实词、虚词。实词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可归入名词。名词,除了基本的,快生快灭,同指异名多多。其他词,比较稳定。虚词,于汉语,主要是介词、结构语词。介词构成短语,是句子重要角色。结构语词,是汉语特色,是结构标志,自古视而不认,造成误读误解,成为千古之难。
文言,几千年沿用,优美,简洁,连贯,流畅,适合汉字特点:一、一字多词,字即词,除了特殊词;二、双字为词组,是字义语法组合,不释自明,相当于词,功能齐全。因此,汉语节奏,不但要短,而且能短,需要后句,利用前句。浅近文言,正合要求。
浅近文言,源于文言,青出于蓝,而纯于蓝,比文言易懂,比白话干净,如《列国》《聊斋》《六记》。白话,见于白话文学,源于古白话,即浅近文言,始于唐宋,直至明清,是语言自然发展,如《水浒》《红楼》。白话文,源于白话文学,死学英语,改变了汉语节奏,非语言自然法展。语言,只能继承,不能革命。只要汉语用汉字,白话文就不是方向,浅近文言,才是方向。
认准了方向,语文教育,就有了着落。语文,以语为主,以文为辅。语言,简明流畅,美在其中,既经济,又实用。语言是工具,主要用来叙事,简单明了,是其目标。语的教育,当着重培养叙事能力。说理议论,离开叙事,犹空中楼阁。文的教育,当服务于语,记叙文为主,诗词为辅。诗词,是艺术语言,不是叙事语言,宜作编外。所以,教,当走出诗词;考,当走出议论文。目前教育,这是两大误区。
教育误区,连累到顶级人才。中国院士,精于小道,疏于大道,语文太差,可谓通病,见之讲话。笔者未阅其著,但可以话类推。何以乃尔?不读文言,不读白话,只读白话文故也。
2025,6,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