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语法之正道
(2025-11-08 10:46:02)语 法 之 正 道
大道至简。合者为正道,违者为邪道,莫不如此,语法也不例外。笔者有《汉语语法纲目》,不到3000字,纲,句子结构,不变;目,句子材料,与时俱进。不敢说正道,恳请读者一阅。
古人不谈语法,古文不违语法。适当的词,在适当的位置,就是语法,范文是也。人们不必着意语法,只需学乎范文,比如《诗经》,语言优雅,语法齐全,代代用以启蒙。
女儿北大毕业,美国华大博士,专业是英语,专攻是明清小说。我的语法杂谈,她都说,I don't have anything constructive to say about your essay. 她是中译英能手,甚得学界好评,人夸优于原著。诀窍是,先改写中文,再译成英文。中英语法,她都不关心。她的英语,有双语之长,来自语言天赋,读得多,学得正。文章,有人三五百字,能把要表述的,说得清清楚楚,有人十倍字数,还说不清。何以乃尔?学上学下故也。
语法,有个简明课本,大家了解一下,足矣。那是语法之正道。语法专著,望而生畏,是经院的事,像经院哲学,象牙塔而已,与民众无涉。民众与学子,只需学乎上上文章,不要随波逐流。天赋作家K·Masefield说,她无意通俗。她的文章,无情节的叙事,印象的美,表现在语言上。上上语言的文章,并不多。课本编辑,要有慧眼。编得好,功德无量。语言和语法,在义务教育解决。
2025,5,12
附注:
2025,11,8
AI没有创造力,有极强判断力。毕竟,它识得多。
我问:语法纲目,句子结构,是纲,不变;句子材料,是目,与时俱进,对吗?
答曰: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句子结构(纲)相对稳定,不易变化;而句子材料(目)则更加灵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我又问:《诗经》多表语,省系词,对吗?
答曰:
《诗经》中,确实存在省略系词和多表语的现象,这是古代汉语的特点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