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成语与词组
(2025-10-27 16:19:10)成 语 与 词 组
成语与词组,是汉语两个拳头,体现汉字特点,汉语力量,外语不及。
语言精炼,莫过成语,短处是,不能为文,因为不能连接,只能嵌入,依赖前后文。但运用之妙,像一朵小花,绣在白衬衣上,非常美观,言简意赅,一顶十,见出作者水平。
成语多为四言。四言是汉语强项,不必是成语,若能用之成文,前后连贯,不枝不蔓,就是绝佳文字。当然,间或参插其他,也有必要,六言为多。比如《左传·桓公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儒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姜氏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先秦《左传》,继承《诗》,四六为主;汉之《史记》,继承《骚》,是长短句;一北一南。汉后文言,直至明清,皆南宗也,不及北宗,更合汉语节奏。汉字特点,需要四六节奏。
词组,正好补成语之短。笔者平生,热衷语法,定义词组,限于双字,需是实词,依从语法。词组精炼,次于成语,灵活过之,能在任何位置,作任何结构。有了词组,识字千五,不为文盲,因为知道字义,词组无需解释。词组,自古有之,明清白话兴起,得到全面开发,使语言通俗,简洁明快。词组创新,与时俱进,永无止境。成语则否,先秦之后,失去了沃土,一因本身之短,二因文言宗《骚》,三因白话之兴。
白话,是汉语的自然发展,继承了《诗》《骚》,体现了汉语特点,适应了时代需求。白话文不然,是人为倡导,出于自卑,死学人家,不合汉字特点,汉语节奏,句如长拱,达意低效。改造白话文,回归白话,是时候了。语言文字,是知识的工具,贵在精巧,方便使用。落后工具,不求改进,势必淘汰。电脑初期,非英语莫属。电脑发展,输入法改进,汉语显出优势。优势在简明。若能回归,更有优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