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谈谈《英语语法与结构》
(2025-10-10 09:02:49)
ENGLISH
我是英汉语法迷,对《英语语法与结构》,情有独钟。
此书是以色列教授N.A.Berkoff著的,贵在精炼,可比美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它是句本位,后者是词本位。英语为母语的人,对语法,未必有他看得透。
大女儿参与了翻译,说自己怕病人烦,不愿读医,愿读英语,与爸爸一起,从事翻译。译稿,临海杨老师,细阅过两遍,用铅笔做了批注,要我写篇短序。送到门口,夸我译得不错。几个句子,改得令我倾倒。老师不懂英文,有一句,一改,使我发现误译,可见语言相通。昆山金老师细校了,留下三纸商榷,说:“学力深厚,功夫扎实,译文既忠实原著,又兼顾达雅,在对照阅读时,获益匪浅。”
上海译文出版社,挂号寄回,说:“英文原书的文字并不太难懂,出版中译本的必要性似乎不大,悉数奉还。”我是原著及译文一起寄的。小女儿还在读小学,说是藉口。读者,不懂英语的多。翻译,看看不难,动手就难。两种语言,风格不同,神似为妙。说理叙事,散句最好,是做这事发现的,也是此书作者的观点。难懂,是行文的失败。书的价值,不在大小。小书《国文法草创》,价值超过大书《马氏文通》。此书类似。
小女在美,曾鼓励我翻译《生活通信》(Letters on Life by W· R·Nicoll),以实践自己语言观。我未竟,觉得不值,我的时间,还是用在先秦经典为好。译稿已完成三分之一,遗失。此书作者,以书信形式,撰写成散文集,探讨了爱情、友谊、幸福、宗教等主题,强调在简单生活中,寻找意义和快乐,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哲学的思考。早年的我,非常喜欢。此书精炼,不亚前书。前书,1972年,购于杭州外文书店内店。此书,1967年,购于南京街头,是旧书,按诗式排版,黑皮精装,印刷精良,弥足珍贵。作者说,任何东西,保存七年,就有价值了。价值,就是感情吧。
跨行的人,最努力,也是徒然。《风雅注说》《风雅诗文》,命运相同。晚年译《传道书》,发新浪博客,深受欢迎,《基督教期刊》拒。编辑宁愿守旧,习惯旧译、拙译、错译。耄耋之人,留一笔悲哀在此。
2022,4,1
2025,10,1补
女儿评:
2022,4,3
Thanks for the essay. It’s a great essay; I enjoyed it very much. I also sympathize with your sadness in publication. I take comfort in Professor Hegel’s words, “Publishing is treacherous.” Even for someone who is well published as he is, there has been much rejectio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