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杂谈-教育漫谈

(2024-05-24 08:18:01)

教 育 漫 谈

 

真理,反映规律,朴素而简单。教育理论,五花八门,洋洋洒洒,不如两句古话:“因材施教”“名师出高徒”。这是“黄钟”。不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人不同材,材不同用,各有所长。教育当依之。不同材,表现在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兴趣也。爱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及其操作的方法。教育不能“一刀切”。培养合于兴趣,教育有望。犬耕牛猎,是教育悲剧。

大学与技校,是教育的双足,不可或缺。女儿说,清洁工和教授,是平等的;工资一样,也很正常;看你适合做那样。这种看法,是大彻大悟。学历,脑也;职业,手也。中国脊梁,大国工匠,同样重要。他们都是名师,要出高徒,当有选徒自由,因为他人,并不具备眼力。如今高考,需要反思,增加渠道。

中国教育,孔子以后,无视学生兴趣,隋唐以后,只有科举。“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话本不错,也很直白,被朱熹、杨伯峻曲解,释“优”为“有余力”,语意不顺。其实这里,优,就是“优”。话的核心,是学。仕优就学,学优就仕。仕之学,无止境。不学让仕,子曰“贼夫人之子”。

封建教育,重仕轻工。工有师徒相授,尚可弥补。教育唯仕,这就惨了,所以封建社会,只有文人,缺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天才不代出,将相本无种。科技理论,出于天才,先于实际。力学、热学、电学、原子弹,莫不如此。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义务。创造知识,是教育的生命。知识就是力量。

我觉得,举国文盲可怕,举国大学生也可怕。戴帽大学,老师不够格,学生能够格吗?学非所能,学非所用,花钱结果,买得啃老族,于国家,不说贡献,反而拖累。精兵简政,管用;精学简政,也管用。

教育不能只看数字,更不能作假。中国靠两拨人才,50年代美国回来的,及苏联培养的;90年代西欧回来的。这里可以看出,教育的秘诀:师资要好,教法要对。

2024,5,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