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语言漫谈
(2024-05-08 08:07:57)
天天听党校教授,评说《资治通鉴》,才发现《通鉴》语言,完全背离“四六”。知友说我,那样反感诗词,却又爱上“四六文”,殊不可解。我说自己,未表达好。“四六文”,又称骈文,是我最反感的。我的“四六”,指君药,要臣药、佐药相配,像《诗经》那样,成为散句,能跟句,才是我所爱。深深记得,《文心雕龙》曰:“百句不迁,则唇吻告劳。”这书,确实好。早年读的,是周振甫译注本。我很崇拜周,反感钱钟书,语言佶屈聱牙。
知友说:“我现在明白您意思,句子要精,要有错落,而气韵浑然。这个标准看,六朝小赋大都不错。曹植《洛神赋》最出名。” 《洛神赋》,语言多用君药,琅琅上口,惜缺佐药,不及《诗经》。行文过于华丽铺陈,难有深刻印象,不及《红楼梦》,写林黛玉,少许胜多许。
知友说:“唐宋古文实质是宋代真正开始的。”这话,正合我的感觉。《左传》《史记》《通鉴》,语言上、中、下。先秦、两汉、唐宋,古文如之。我的观点,全凭感觉,无严谨可言。我觉得,知友的语言,有两手:白话与白话文,都很精。我更爱前者。我的《用药论》,是汉语特点决定的。汉语美,要求那样。英语不同,自有其美。
J·Galsworthy的语言,真美。但花的生命力,总不及草。语音学家A. C. Gimson的英语,令我倾倒。如今谁用?英美人,都说粗鄙英语。Lane夸小春英语,不像本国人,也不像外国人,有自己特色。她们是跟A. C. Gimson学出来的。当初,我要是肯教《新概念英语》,小青的英语分,要高无数。不过,她说,高了,当医生,不如现在。
小青语言,天分好,辨音能力特强。George and Georgina,好多录音,都是她听出来的。她调到杭高前,是英语老师,调到杭高后,很长时间,英语口语课,都归她上。开头学乎上,很重要。乡音难改。电视上,我听到冯双白说话,断定他是王立平老乡。一查,果然,两人都是吉林长春人。儿不嫌娘丑。乡音,无论雅俗,魅力终生。
偶遇1990,6,21日记:下午读《御制乐河濡水源考证》,不堪沉闷,至《水经注》所引《大序》言:“大川相间,小川相属,东归于海。”破闷为乐,神韵满怀。我生性如此。语言,各人各爱。语言,“情人眼里出西施”。
20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