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杂谈-注《蒹葭》有感

(2023-04-19 08:43:18)

注《蒹 葭》有 感

 

《蒹葭》之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60年《友情的天使》,40年连着它。遗憾的是,自古至今,无人全知。且不说它的情景地图,就是难句,尽管解释汗牛充栋,释者心知肚明,没有到位。

知友说:发前人之未发,这是最高境界了,也不是人人达得到的。我虽不能为,心向往之。

我写过《注<</span>老子>有感》。博客张宾十三经非常喜欢,赠我一支金笔。他可谓知音。《注<</span>蒹葭>有感》,可能有更多的知音吧,因为那篇只用了一个傍晚,这篇却用了40年。

20201228日夜,我突然来了灵感,立刻起床,注白露为霜。多年前,我住在杭州东山山麓。一个深秋早晨,我在山顶公园看到,阳光下,草地上,白露有霜。我欣喜若狂。这不就是《蒹葭》的诗境吗?只是这种现象,我始终解释不圆。怎么会霜露并存呢?灵感释圆了它。

我的灵感,就是上半夜与下半夜。上半夜,气温零上,水汽成露;下半夜,气温零下,水汽成霜。露,呈白色的水珠。霜,白色冰晶,极微细的颗粒。露凝而白,霜寒而成,所以霜露并存。霜易化,露难干,二、三章,不再提霜,正合。

我不敢自吹。附上全诗注说,愿读者明鉴,盼有知音。

129蒹 葭秋水伊人

蒹葭蒹葭,联绵,双音单纯词,芦苇苍苍苍苍,连绵,叠音单纯词,茂盛貌,白露白露,偏正词组,秋天的露水动词,有,《易·夬》: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俞樾曰:“为咎,犹有咎也。”白露为霜,露凝而白,霜寒而成。传统说白露凝成霜,非是。霜非露成。露,呈白色的水珠。霜,白色冰晶,极微细的颗粒。深秋早晨,阳光下,草地上,白露有霜,是我目睹。上半夜,气温零上,水汽成露;下半夜,气温零下,水汽成霜。所以霜露并存。霜易化,露难干,二、三章能合。所谓所谓,主谓词组,作定语;所,特殊代词,得在词组、复合词组、介词短语,可表人、事、物,此指一些人;谓,说伊人伊人,偏正词组,人,含爱嗔,在水一另一溯洄溯洄,动状词组,溯于洄,作状语,省介词。诗中词组,动词与名词之间,能加介词 ,则为动补或动状,不能,则为动宾。后世那种动补、动状词组,诗中未见。溯,逆流而涉。洄,回流,出河流而复入。溯洄,逆流涉于回流她。句谓:逆流涉于回流找她,道阻且长溯游游,河流从之句谓:逆流涉于河流找她,宛仿佛在水中央不可作主语,但前句句末宾语,可作后句主语。句谓:她仿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萋萋,叠词,叠音同义词,茂盛貌,今语同,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小沙洲

蒹葭采采采采,连绵,茂盛貌,白露未已止。白露的变化,表明时间的推移。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小沙洲,大于坻

[]:秋水伊人。伊人,这人,指意中的人。芦苇白露秋霜秋水,烘托出虚渺的爱情。诗人怀着感伤和痴情,思念可望不可及的恋人,仿佛她真的在那一样。

溯,逆流而涉。洄,回流,游,河流。二流之间,是一片芦荡。宽阔的河流上,沙洲点点。伊人在上游彼岸,诗人在下游此岸,隔水相望,从洄从游,皆不可达。诗人意中,伊人的位置是肯定的,三章皆说在对岸水边,即洄出游的对岸。宛在宛在,是诗人溯游的错觉:伊人仿佛不断在他面前出没招引。

诗人并未行动。他只是在深秋的早晨,长时间的伫立在洄入游的岸边,面对茂盛的芦苇,有霜的白露,和茫茫的秋水,神求神游,驰骋想象,以达伊人。达的路线有两条:溯洄与溯游。溯洄是逆流而上,溯游也是逆流而上,非顺流而下,因为二者都由点明了。溯,逆流而涉也,可见伊人在他上游。诗写的是实情实景,但代代人迷惑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中,看不清他所描绘的真实的情景地图,解说往往捉襟见肘。

《蒹葭》的魅力在情景交融的美,真实,和感人。人生中,凡痴情追求的目标,都有点像这秋水伊人,读《蒹葭》,谁不心动?《诗》中爱情诗,数这一首层次最高。

 

2020,12,29

附言一

2022,6,4

《蒹葭》,充满美。自然的美,和人伦的美,彼此相通。自然,充满美和奇迹。

1988,5,10  午后,小春发现,门前小石榴上,结着蛛网,网上织了大写英文字“HAMMOCK”。她查过字典后,叫起:爸爸,蛛网有字,意思吊床。我奔去细看,果然。字极工,义相合。真是不可思议!创造拉丁字母的,莫非是蜘蛛?《夏洛的网》里,蜘蛛在网上织了“SOME PIG”,意思好猪,看来并非杜撰。

那时,小春还在读小学,能背初中四册英语了,此书是她至爱,所以多关心此类事。

还有一次,是秋天,上午,也是这棵小石榴,蛛网上有字,被白露衬出,14个大写英文字母,工工整整,十分清晰。我喜呼青、春来看,一起录下,忙查词典,盼有天启,结果无词。刻骨铭心的记忆,忘14个字母,因为连着《蒹葭》,我读了九年旧日记,结果落空。世事不乏如是。留此一笔,求悯读者。

 

附言二

2022,6,4

我对《国风》《小雅》,有一种痴迷的爱,就像我对友情的天使W一样。早在1987,8,30,先师姐姐就对我说过:读《诗经》,像吃绿豆芽。一个带发修行的人,能说出这话,着实令我惊叹不已。1987,9,27,她借给我古旧的《诗经》全集。从此,我踏上这条不归路。注《蒹葭》有感,是《风雅诗文》里,写得最美的一篇,也最有价值,愿读者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