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谈谈《老子》哲学总纲
(2023-04-18 08:33:56)谈谈《老子》哲学总纲
第四十章
反动词,走向反面者表停顿,道之动表语,省系词,句谓:走向反面,是道的行动;弱动词,走向衰弱者,道之用需要,句谓:走向衰弱,是道的需要。二句之意:万物向对立面转化,出生就是入死,“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的否定”(黑格尓)。天下万物生于有于有,介词短语,作状语,后置;于,从,有,阴阳结合后,有生于无无,阴阳结合前;句谓:天下万物从有生,有从无生。
《老子》第40章,全文居中,接应第1章,可谓《老子》哲学总纲,涵盖三大规律: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行为,是走向反面,对立统一,向对立面转化,物极必反,否定之否定;“弱者,道之用”,是说道的需要,是走向衰弱,量变到质变;万物出生就是入死,“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的否定。”(黑格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阴阳结合后,万物之母;无,阴阳结合前,天地之始;是说天下万物从有生,有从无生。
人说,五千言中,找不到“天下万物生于道”的说法,所以把“有生于无”理解为“道生万物”与“老子”的观点是不相符的。这观点不对。《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阴阳结合,就是道。“生于有”,就是“生于道”。“有生于无”,指道的出处;“道生万物”,指物的出处;太极图,阴阳两仪,既是道,又是物,道在物中。它朝上是道,生于太极(无);朝下是物,生了四象,一物生了二物,合计三物。三物生万物,就是“道生万物”。
《老子》哲学,是二元本体论。自然第一性,道第二性。道反映的,是自然规律。《老子》25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哲学,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老子辩证法,早黑格尔2000年。后者唯心。《周易》《老子》哲学,靠观察自然;西方哲学,靠演绎逻辑。知友说:“观万物而知两仪,明两仪而存太极,知太极而悟无为始终。”先秦哲学,叹为观止,辉煌之至。
2020,12,17
2023,3,20改
女儿评:
Yes, I understand this paragraph and its importance very well. Thank you for sending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