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知友(三)
(2023-03-28 07:27:21)知友(三)
13
知友
2016,10,20
得你首肯,我放心了。
你的话,总说到我的心里,我真不知道要怎样感谢你。
《夕阳书信》29曰:“我一辈子在输入,到了想输出,能输出,你妈夺去了我一切时间和条件。已出的一本书,只是粗胚。所好,于世,粗胚已够。”
现在,我既远离图书馆,也远离自家藏书,只能靠头脑旧货。老了,一切都在衰退。多少昔日文字,都在小辈为我腾房卖屋中,不翼而飞,再也找不着。人到要走时,最珍惜的东西,也不要了。
《文选》,加了两篇:《小春草》代序与代后记,意在介绍未刊部分。小春,我算对得起她了。她的傲慢与无情,我不乏领教。
14
知友
2016,10,21
我纠缠你了。你每次必答,真让我感动,也不好意思。
你这点意见,我不能接受。《小春草》代序与代后记,是我的东西,我的文章,我有权处置,更何况她同意的,对她,有百利而无一害。我全是正面之词。她曾说我写得好,戏言让我做她的经纪人。我最喜欢周作人的《序》《跋》专集,这与书的作者无关,绝非合集。她退出,伤于情,不伤于理。此事书中多如牛毛,无法删除,无法回避。有鉴于此,《风雅诗文》的《后记》,也提了一笔。
15
知友
2016,10,25
书稿发给了小青与侄女女儿。
小青说:“书稿我会留着的,等我有心情的时候再说吧,每天疲于奔命。编辑应该不会签这个合同的,据我对他的了解。不过,反正也不急的事,你就等等吧。”
侄女女儿说:“公公,我已收到,一定好好拜读。”
16
知友
2016,10,26
语言是公共的,文学是个体的。文学创作,若皆是答卷,最完美,也谈不上繁荣。文学如花,万紫千红,才是春。
你的《跋》,点出天性与个性,可谓独到,太中肯了。天性决定人的兴趣,个性决定人的命运。得志者鲜有学问。我要不生病,又得志于华东院,就不会有我的书。所以,我始终看好你。
只要有语言能力,写出个体经历,便是贡献。阅读是共鸣。人有不同的观点,需要,和审美。所以,契诃夫主张,大狗叫,小狗也叫。我最喜欢他的小说。
17
知友
2016,10,27
终于等到编辑的回音。他说:“非常遗憾,我这里明年的出书计划已经排满,且已溢出,再接你的稿子,时间上已经顾不过来。您一定要自费出版,我只能试着介绍别的出版社和编辑,而且我是没时间帮您看稿的。我仅仅负责介绍,别的一切我都不可能参与。请您考虑。”
那就试试你的建议,开一个新浪微博。无本生意,做做看。
18
知友
2016,10,28
你的话,真让我佩服:“作家都是野山参。”
书稿加了一篇:发《小草日记选》,以完成对未版下部的介绍。
我爱《小草日记选》,甚于《小春草》。那里,有快乐,忧伤,和眼泪;稚嫩,鲜活,逼真。文字,时而淡妆,时而浓抹,充满魅力。小作者感情率真,有语言天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