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就制草

(2022-06-20 17:41:21)

兰亭-110

急就制草

汉字的最初字体是篆书,篆书是象形文字向符号文字转变的第一种形态。春秋时,篆书还在创制阶段,列国所使用的篆书还每每不同,此时的篆书称作大篆,半画半字。

秦并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李斯将天下大篆合并统一起来,制定了小篆。小篆是史上首种定型的标准文字,非常华丽精美,但很繁复,难认难写,实际上并未被广泛使用。

大一统之下的庞大皇朝,日常行政使用大量文书,急需一种更高效率的简捷文字书写系统。

狱吏程邈,苦于文牍之苦,“沉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由是篆书演变出古隶书,古隶实质是篆书的速写草写。这时候篆书主要被使用在铭石刻碑和非常正式的朝廷文书,日常文书则主要使用隶书。文字由篆书变为隶书,是字体向简捷的方向发展,到汉代,隶书大盛。

虽然,隶书比篆书简便得多,但仍没有简便到能够应付日益繁多的日常书写需要。到秦末,更是“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迫切需要更快的书写。

到汉元帝的时候,黄门令史游始草。史游“解散隶体粗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这种新书体即为古草书,又称“隶草”。为推广新字体,史游作《急就章》。

《急就章》是三言、四言、七言的韵文字书,内容涉及姓名、 生物、礼乐、职官、社会等各方面,用以教授儿童识字。问世后即为主要蒙学教材,唐以后才逐渐被《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替代。

汉末皇象,草书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其章草书《急就章》,有唐摹刻石松江本流传于世,此本是章草字的范本,全面展现出章草的风貌,字形略扁,笔法已趋复杂,有了楷行书的起行收笔法,笔画间带牵丝,又带隶书笔意,波磔雁尾之笔时现,结字可见减省概括,这又是草书的基本构字方法。皇象写来,古朴温厚,刚健爽利,为古章草之代表作。

文字演变首先是一个求简捷的过程。字体一直向实用,简单易认,书写快速,即易知易为简而速的方向演化。草书脱离隶书的字法规则,保存隶书字形的基本架构,快速行笔书写,是为“隶变”。“隶变”由史游制草开始,自此隶书一枝三叶,变化出楷书、行书、草书新书体。

龚自珍 《咏史》诗云:

羽书颠倒司农印,

幕府纵横急就章。

急就制草

皇象急就章松江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钟张绝伦
后一篇:草书上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