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109
钟张绝伦
王羲之出生在琅琊(山东临沂),十几岁时父亲王旷早逝,随叔父王廙南渡江左。小时的羲之讷于言,长成后“以骨鲠称”,其实魏晋名士都骨鲠,只是这骨鲠性格成了后来羲之与王述不和,愤而辞官的伏笔。在名士风流的东晋,他只有“坦腹东床”一笔,远不及他的儿子王徽之,他一生的风流,全在书法。
他书法的启蒙老师是卫夫人。卫夫人是卫瓘侄女,又是钟繇的弟子,得钟繇笔法。她撰有《笔阵图》一卷,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另一个老师是叔父王廙。王廙工书画、善音乐,六艺样样精通,是晋明帝的绘画老师。羲之二十多岁时,王廙也去世了。之后,羲之的老师是名人书迹。他搜罗各种名人书帖加以研习,能入他眼的也只有钟繇和张芝而已。
“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王羲之只服钟繇和张芝两人。
事实上,到晋代,篆书、隶书已成为“铭石书”——勒石刻碑专用的字体。日常使用都是草、行、楷这三种新书体。当时笼罩整个书界的正是“钟、张”。
钟繇自不待言。张芝,东汉末人,当时号称“草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