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自驱型成长》读后感

(2023-04-17 13:44:39)
标签: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交流

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自驱型成长》读后感

史研辰

寒假开始了充电模式,我读完了《自驱型成长》一书。《自驱型成长》是由美国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和启发型教育家奈德·约翰逊所著,翻译者是我国心理学者叶壮。这是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著作,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自律的书,能给焦虑的父母松绑,给迷茫的父母指明方向。

如果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总结这本书,我想应该是“控制感”。“控制感”这个词从开篇贯穿到结尾,它是培养孩子自驱力的根基,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自驱型成长》这本书,就致力于告诉父母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从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和自律。在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你来定”的机会,让这份“自己说了算”的感受,成为孩子健康心智的前提、主动进步的源泉、跌倒了能爬起来的动力。反言之,如果不让孩子在“能做什么”上有主动性,他们自然会在“不能做什么”上有极强的创作力。父母对孩子的高压管控,不仅会破坏亲子关系,更会损毁孩子自己的控制感、内驱力。如果想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感,家长就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控制欲。

在孩子的成长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顾问型的父母,建立权威型的养育模式,即既不能专制,也不能过于宽容,而是在给孩子设定边界之后,只是尽到告知与建议的责任,为孩子提供支持,但不做决断。现在很多父母秉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弄得自己和孩子都疲惫不堪,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场赛跑,大器晚成的例子不胜枚举。过早学习,有可能会让孩子一次次经历失败,从而将失败内化到自己身上,这种以牺牲心理健康和睡眠为代价所带来的任何收益最终都会消失。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一定要抵制催着孩子提前学东西的压力。

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彻底停工期”、“心智漫步”。停下匆匆忙忙的脚步,给自己一段什么都不干、单纯地无所事事的时间,思考自我,思考过去未来,思考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自我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果在此期间能考虑其他人的经历和感受,那么这个过程对于移情的发展也很重要。少即是多,用安静的时间段替代充满着交互与活动的时间段,允许孩子有“什么都不做”的时间。父母们不要太功利,让孩子自己探索自己该怎么度过光阴,让他们有时间思考自己究竟想成为谁。作者还提出:学会忍受孤独,进而能够享受独处,是童年时期要学会的最重要技能之一。至于如何心智漫步,作者提出了“正念”、“禅定”这两种最常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冥想形式,倡导关注当下,保持宁静的警觉。

永远不要试图去掌控孩子,不要随便评价孩子,更不要随便否定孩子。想让孩子走上台前,父母就要隐入幕后。父母只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信任、支持与包容!《自驱型成长》真的是一本很棒的书,不只是在养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真知灼见,对父母自身的成长也有指导作用。天下的职业有很多种,不需要学习就能做好的职业并不多,更何况是需要付出大量心力、脑力、体力的为人父母呢!遇见孩子,遇见爱,遇见更好的自己。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提高自己。

 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自驱型成长》读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