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风采】踔厉深耕笃行共赢——竟霞名师工作室新成员风采展之马梦瑶
(2022-11-10 17:44:29)
标签:
成员风采 |
分类: 风采展示 |
编者按
一个人,是一点微光,只能照亮生命一隅;一群人,是一束火炬,可以照亮一方天宇。
2022年,竟霞名师工作室迎来了一批新成员,他们为工作室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群教育追梦人,在讲台上深耕细作,在课改中深思精研,在光阴里仰望星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工作室的新成员吧!
【个人简介】马梦瑶,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先后获得“商丘市名师”、“商丘市骨干教师”“商丘市师德先进个人”“商丘市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在省市多项课题研究中,均担任课题组重要成员,省级课题《提高高二学生小说阅读效率的探究》、《借鉴唐宋八大家改进高中散文的教学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市级课题《高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已经结题。
【教学格言】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育人。
时光正好,与“语”相遇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回到我的母校商丘市一高,开启我的教师之旅,是2012年八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相遇是多么奇妙的东西,因为曾经我从这里毕业走进大学求学追梦,如今学成归来,而后我的职业生涯将和这里密不可分,我的教师之梦也从这里开始。
与“语”相遇,深耕课堂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回想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我的心中很是忐忑不安。在内心深处,我既渴望自己的授课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和认同,又担心经验不足方法不对而不能被接受。那几年,我常常“蹲守”于学校前辈们的课堂,学习模仿他们富有智慧、巧妙设计的课堂。后来,又把目光看向全省全国的名家课例,聆听专家们的讲座,这些都促使我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让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这期间,学校也为我们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很多平台,提供了许多机会。集体教研活动便是我最喜欢的项目,因为集体备课和研讨,总能碰撞出许多火花,更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他们的思想与主张,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想法。期间,我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教师技能大赛,多次的“磨课”锻炼了自己的意志,锤炼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连续两年获得“商丘市一高教学新秀”的荣誉称号。
与“语”相遇,专业成长。
有人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具备一桶源源不断的水。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我也成长为一名语文专业型教师。2020年我参加了商丘市中小学(幼儿园)“领航工程”教师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向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对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0年里,我先后发表过多篇论文,如《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探究》《从海明威的生存坏境分析“桑地亚哥”的人物形象》《三尺讲台育桃李、立德树人铸丰碑》等;同时, 我参与并主持了多个省市课题,其中省级课题《提高高二学生小说阅读效率的探究》、市级课题《高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究》顺利结题,省课题《借鉴唐宋八大家改进高中散文的教学研究》荣获优秀成果奖。随之先后被评为“商丘市骨干教师”“商丘市名师”“商丘市师德先进个人”“商丘市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
与“语”相遇,直面课改
这几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变革之年,面临新教材、新高考的局势,我身处高一也深切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教学要更贴合新课标,符合单元整合教学的理念,以情境化任务和活动贯穿课堂,过程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不变”的是语文本体,教学的目的仍然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身为一线的高中语文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礼记·中庸》写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博学,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我愿以勤思、笃行的人生状态行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趁时光正好,我与“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