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芦山县博物馆印像记【一】

(2025-06-20 20:53:49)
标签:

历史

                                    对于芦山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位于川西高原边缘的小城,如果不是因为发生在2013年的这场震中在该县县城以北之龙门山的7·0级地震从而使得其举世皆闻的话,芦山也会像绝大多数的四川县城一样在默默无名的状态下继续着它的历史。但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历史探寻者,吸引我在五一假期里不辞千里来到这里的,则是该地悠久的历史,而记载着这个地方历史的最佳场所,莫过于建立在当地迎宾大道上的芦山县博物馆了。                     ---该馆的宣传资料告诉我们,该馆建立于上世纪的1984年,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展览面积1100平方米的数据在我的博物馆级别记忆中也顶多属于国家三级博物馆的标准。               --芦山县历史文化陈列是该馆的常设项目,也是我兴趣之所在。                                        ---对于芦山县的前世今生,展览前言中的青羌汉韵,灿烂姜城八字便很好的向参观者阐释了该地的过去。                                                     ---远古时期的芦山与我咋天才参观过的荥经县博物馆所讲到的荥经县气侯状况一样,都是处于一种极为温暖与潮湿的时期,因为从其境内出土的包括水鹿,犀牛,珊瑚和厥类的动植物化石实在是太多了。                                                    ---到了距今7000余年前新石器时期的芦山时,因为人类在青衣江流域的大量聚集,在当地便产生了基于磨制与打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按照这些石器的类型以及发掘位置可分为河坝与山坡两类。其中河坝类型主要为有柄石锄,山坡类型则主要是有磨制和打制的石斧,锛及凿等。而这些石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在芦山南部青衣江流域上的太多地方。出土的5根长达9--15厘米的骨针表明,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已经开始通过骨针对兽皮与树皮的缝制给自己的身体穿上一件既可用遮风挡雨又可遮住自己的身体不让异性得以窥探的衣服,这是否表明当时的人类己经有了对自己身体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呢,倘若真的如此的话,这里的人类当时的的智商水平该有多高,无法想像。                                     ---时针又转过了4000多年后,当时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羌人的一支开始南迁 ,他们克服了重重险阻,来到了位于青衣江上游的芦山地区,在同当地原住民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一个新的族群_青衣羌人,一个国家一青衣羌国产生了。但与他们只因-山之隔而比邻而居的却是一个比他们更强大的对手古蜀国。双方尽管早有交往,但因为实力等原因当时尚能和平相处,直到开明王朝三世保子帝时期,双方的实力有了一定的差距后古蜀国开始了对羌国的进攻,战败后的青衣羌人被迫成为了古蜀国的附属国,而芦山也至此进入了古蜀国时代。                  在壹壁由玻璃罩住的墙壁上,数个粘贴于此的方形与圆形的模板上所印制的多个图像如果不看旁边的文字说明的话完全不知道这些图案就是古巴蜀国的象形文字,它一般铸印或刻划在(铜器和少量漆器上)或印章上,它也是古蜀文化的一种表现。而在芦山发现的象形文字也表明芦山己经成为了古蜀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古蜀国,在芦山设置于青衣道之下,对当地进行开发,其措施包括大力整修道路,从蜀地外大量迁移人员进入蜀地进行开发,而以上措施的持续生效,从而使得芦山当地与中原地区经济乃至文化上的联糸得到了进-步的加强,而这种加强的一个最好的证明便是与在两年前我在雅安市博物馆所看到由当地及下属区县所出土的内容不同字体不同但包装相同的印章几乎没有太多区别一大组印章。只是参观以后没有时间询问一下工作人员,在雅安市博物馆展示的战国印章展柜中,有芦山县岀土的吗?                             -在芦山的早期历史中的汉代,其行政建制发生了两次大的变化,一次为西汉汉武帝天汉四年,即在原青衣羌国的属地设立西部都尉,其治所有两个,一个在今天的汉源,专门治理少数民族,一个就在今天的芦山,一次是在东汉汉安帝延光元年,改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都尉,公元168年,改蜀地属国都尉为汉嘉郡,治所也在芦山,并且在之后的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其县治置所的地位都未有大的改变。而这段历史也被从芦山县境内所出土的汉夷土部之章与汉玺千长两枚由朝廷颁发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武职官印以及一枚方形鎏金龟钮"关内侯印〃铜印。加上在芦山城南街古城遗址发现的永元八年六月都尉府造铭文砖所证实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