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我们仔细回望会发现,思南地方政府这些市场管理措施岀现的年代为公元1661--1722,只要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国人都知道,这可是作为具有2000余年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啊。生活在如此辉煌的历史时期的地方官员为了保证当地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他们殚精竭虑,制订出如此超前的维护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众多地方法律规则。从大方面来说为这个国家未来大计而考虑,从小来说就是作为地方官员为属下的这些黎民百姓的生计造福的思想与行动。即便不是在生活在康乾盛世时期的思南这个黔东之地而是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任何时期以及任何的地方都是值得作为今人的我们为之学习而赞扬的。
---无论是在刚才在思南乌江博物馆内对馆内所展示岀来的众多有关思南地方文化的古代古碑实物照片还是在县城内游走的过程中双眼所见到的包括城墙,寺庙,亭台楼阁,古桥在内的众多的建筑都无不彰显着这座位于乌江两岸的城市昔日历史的悠久和往日的繁华。,而这种繁华的存续绝对是与处于乌江中游与下游,盐油由水至陆的关健的节点位置分不开的。但仅仅只有这样的地理优势还是不够的。这个地方市场的持续繁华最为重要的则是需要在这个市场里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个体及商业团体都要遵守大家共同制定岀来的行商规则。而不能为了商户个体以及团体的利益而做岀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为此,在清嘉庆八年年间,两道【严禁漏溢舟楫贪榄重载】碑详细地介绍了盐油通道在思南境内的鹦鹉井码头的运营状况以及当时思南知府和安化知县颁布的有关禁令。碑文的内容大致为;舟楫是用来方便行人和商贾的。然而桶井的船户,竟敢伙同居奇,任意勒索,甚至超量负载,以漏船载重,致使事故频发····为了保护行人和商贾的利益,该碑文规定每个脚夫将货物由桶井运至府城下渡,收费38文,禁止船户以漏船重载而行。更不许船户私议章程,损害商贾的利益;禁止船夫诱使脚夫赌博,倘若船夫违背禁令,将会被差拿重究。如此细致的市场管理措施,对于这个市场究竟有没有起到一个正面的作用,该展览并未给岀一个具体的答案,而是通过这里所展示的,今存放于思南府文庙前面上的一通【重修藏经楼】石碑记录的众多当地著名盐号的名单以及位于桶井码头一通古碑同样也是记载着太多的思南当地著名盐号的名单来体现着。时光飞逝,虽然说在今天,这些盐号早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仍然有个别的盐号仍然存在于思南的这座城市之中,仍然在以它们的存在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这段迄今为止己经拥有的一段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