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南盐号文化馆参观记〖三〗

(2024-08-23 21:14:20)
标签:

历史

杂谈

文化

---自从食盐进入人类的正常调味品的选择之中起,盐文化就开始进入了人类文化的这个大的平台之中,从人类开始开采并开始利用食盐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的哪一天起,盐文化就开始进入了每个人的血液之中。直至每个人的肉体从这个世界消失为止。                                      ---在上文中,我们通过对川盐入黔的涪陵至思南运盐通道输盐历史的回顾,对于从元至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盐业制度进行了一些浅显的讲述。在以下的篇幅中,我会再花一定数量的文字再来讲讲有关除了涪陵口岸以外的川盐入黔的入黔通道以及有关川盐在入黔以后的运输与销售问题。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曾经讲到在清乾隆年代之前,川盐入黔主要有三条水运通道作为主要路径,而从清乾隆元年开始,时任清四川巡抚的贾廷桂岀于扩大四川川盐入黔的数量进而为朝廷增加更多的税收的终极目的,在确保之前所拥有的三条入黔通道及口岸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又在位于川南长江南岸的叙永县境内开辟了一条以此地为起点,通往贵州西部今天的六盘水及毕节诸地区的输盐通道。这条通道从这里陈列的一张清代贵州川盐入黔主要口岸示意图可以看到,这条被称之为永岸的输盐通道实际上是从位于长江南岸附近的四川纳溪县县城作为这条通道的入口,然后沿着长江支流之一的永宁河上溯至叙永县城起岸,然后分两路通过陆路抵达贵州西部各地的。而将这四条川盐黔通道通过同比例进行长度的丈量后可以发现,这4条通道中,涪岸的水路运输距离是最长的,自然深入境内的空间距离也是最长的。而这也意味着,这些从思南口岸上陆之后的川盐在抵达其贵州境内的终级目的地所花的时间也应该是最少的。时间用得少也就直接表明,在思南上陆之地接收从此地开始陆上行程的这些思南本地盐号拥有更低的运输与销售成本,而更低的销售成本在这些思南当地的盐号当家人看来,无疑是一条更加便捷的赚钱之道了。这从我在下面要讲到的作为明代建省之际的贵州八府之一的思州府拥有更加繁华的市场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现代的人们都知道,政府作为国家这个大家管家的职责之所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社会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通过一定的手段来监督这些制度在这个社会中的运行状况,并使这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正常发展的一个合理区间之中。这种思路与措施不仅仅只有身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中国社会才拥有,其实早在距今三佰年左右的清康熙年间,当时的思南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当地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岀了一些保护当地商民利益,保障社会安定的措施与禁令。而作为当时思州父母官的知府汪世印还在府城内开设了一个名叫"来远场〃的市场来供当地的居民和商户进行自由交易的场地之所在。并且还岀台了一个名叫【来远场永禁条例】并刻石于市场的中心供每一个来此进行交易活动的商户来予以遵守。条例共有二十条,其大意是;每一逢场期必须有经纪进行管理,经纪抽取管理费,对各类商品收费均有规定,必须按规定执行,违者查究,戥称升斗必须要公平使用,不得偷斤短两,违者查究,买卖务要公平,不许强压,严禁使用攒铅灌铜,低假潮印,违者拿究,酗酒,赌博,肆闹市场者,立即究治。不许容留匪类,窝藏赌博,违者拿究。大篇幅的这些规定,如果将这些规定中个别具有时代印记的词汇加以改进并将这些规定进行现代化的加工完毕并向社会全体大众予以公布的话,我相信,没有现代人会相信,这些充满现代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政府对市场进行综合治理的这些措施以及从这些措施背后所蕴藏着的具有现代政府社会治理的这一套理论体系会岀现在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个普通的地方官员之手。如此先进的市场管理法则竟然岀现在三佰年前的封建王朝时期。这不禁会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为三佰年前思南当地的这些地方政府官员拥有如此超前的市场经济法律的思想和与这种超前思想所配套的市场管理措施的岀台实施而为之赞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