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化古街巡游记

(2024-09-06 22:23:06)
标签:

历史

杂谈

                                                                                            -----此次思南之行,仍然一如既往地在旅行开始之前都会通过互联网做一做思南当地历史的一个功课,一通操作下来我发现 ,很多思南当地较为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及遗址,大都集中在位于县城中心稍偏南的安化街及其附近一定距离内的其它古街上。而这样的空间分布对于像我这样有一定的参观时间限制的背包客来讲应该是最为喜欢的。因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参观更多的地方                                                                                     ----从位于该古街中段的永祥寺岀来以后沿着主干道向南前行不过几分钟便抵达了这条古街的南端岀口,一座具有传统中国古建筑风格的木质门楼。门楼的正中的黑色匾额上馏金着着三个大字安化街。                                                                                    ---严格地说,按照现在的正常的地名命名规则 ,这块匾额所指向的应该是这与这条古街平行的而与这条古街西端连接的另外一条街道。但抑或是当地的地名管理部门或者是当地的居民都把这条古街和外面的另一条安化街当作同一条安化街来进行命名的。而我之所以拥有这种看法则是在于,无论是这条不过数百米长度被官方和民间称之为安化古街的街道,还是在与古街西端相连的纵贯思南主城繁华之地的拥有千米级别长度的主干道安化街上建筑物上,都被钉了了表明这两条街道地理指向属性的安化街XXX号的铭牌。这样的地名导向表明,当地还是希望安化街这样的官方名字而非安化古街这样的名字让人记住吧。                                        ----整个古街总体上的一个街道走向是由一个阿拉伯数字7和一条从7这个数字中部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路两部分组成的。这条支路的东端以一座修建于明正德六年的六角凉亭济江亭与江边的一条城市干道相连。站在这座六角凉亭之上,可以俯瞰距此不过五十米左右距离的乌江以及山水相连的无上美景。                                                                               ---位于安化古街与西端岀口与安化街交汇的路口处矗立着的一块名叫安化街的红色铭牌告诉我们,这座铭牌的背后就是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的现在的思南县,当时的思南府辖下的安化县县署所在地。这座县署在清康熙55年曾经重建,建筑面积有1200平方米。随着安化县迁至今天的德江县县城,这座县署也被逐渐地拆除了。而虽然安化县署己经迁岀,但其身后因为县署的原因而使其身后的这条道路顺其自然就被命名为安化路也就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了。因此,这条因为万历三十年安化县署在此办公而得名的街道通算下来迄今为止就己经有了超过400年的历史而妥妥的成为了网上所宣称的为贵州省内历史最为悠久的街道了。                               ---- 虽然说这条古街已经有了超过400年的存在历史,但这并不表明在矗立在这条拥有400年以上历史的街道两旁的这些建筑物的历史与这条街道拥有同样的悠长。而造成这种不对称的差别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街道两边存在的建筑物的材料本质都是木质的缘故。而木材所拥有的易被雨水侵蚀和被白蚁啃食的弱点注定了拥有这样材料修建的房屋的历史都是不会太长的。这从我走完这条街道后所观察到的不少被当地政府予以贴牌保护的大多数当地历史建筑均只有100多年历史的事实相符的。尽管我在此参观时正处于国庆长假之中。但在我在其中参观之时进行的观察, 并没有太多的像我这样的外地游客走在这条铺有厚厚的青石板的地面上来这里参观。或许只有到了农历每个月的逢二或逢七的乡镇赶场之日,来自县境内众多乡村的农民们或背或挑着他们生产的农副产品来到这里进行交易之时,才会使得这条古街仿佛又恢复到了昔日的荣光。而在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里犹如是化石般的存在这样的互联网上的这样的尖锐评论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这样的有一定历史长度的古街在贵州省的大多数县城都拥有,而且也都面临着同样令人窘迫的发展与保护的选择问题。而要把这样的问题解决好,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共同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