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博物馆参观记【一】

(2022-10-29 22:09:24)
标签:

历史

文化

   2021 06 14  星期一                                                               --- 借助已经四通八达的现代高速公路系统的帮助,早上还在泸定县城中散步的我,午饭时间刚过便已经开始在位于成都市中心地带的天府广场上漫步了。但由于距离在网上订购的返回贵阳的高铁动车组开车时间还早。按照以往的惯例。对位于天府广场北侧的成都市博物馆新馆的参观就成为了我 在此几个小时时间里的唯一选择。                                                                                                                       --- 虽然说全国的疫情形势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期,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的问题上并没有一丝丝的松懈而是依然按照制度要求在一步步地实施着。虽然说参观该博物馆可以在该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网上预约,并且可以在预约成功后在博物馆开放的任何时间里来这里参观,不仅仅这样。该馆为了方便很多无法利用微信进行预约以及大量像我这样的从外地来到成都旅游的游客在取票处进行现场预约、成功以后就可以立马入馆参观了。如此人性化的安排自然是受到了众多游客的欢迎的。但是在此我不得不吐槽我在去年国庆假期期间在西安市博物馆参观时,就因为没有及早的预约,即便是我到达了现场想进行现场预约也因为人流限制而无法预约~,两相比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与同处于一城的四川省博物馆有所不同的时,成都博物馆注重的是讲述成都这座城市的历史,因此,该博物馆目前主打的就是成都历史系列展,第一个展示主题就是位于该博物馆二楼的九天开岀一成都【先秦时期的成都】                                                                                                                        ---虽然说,在我的学生时代的上世纪七零至八零年代时,历史老师都一再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在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一九九五年起,中外联合考古队在对位于成都市新津宝墩古城,以及的在此之后对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古城,大邑盐店古城和高山古城所进行的大规模考古活动的进行,人们的这种固有的历史观点已经开始得到了修正。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不仅仅在于我们已经知道的黄河流域,同样也存在于与黄河流域仅仅一岭之隔的被称之为长江上游文明发源地的四川盆地之中。其存在时间为距今4500--3700年,比我曾经在2015年春节期间曾经探访过的广汉三星堆遗止以及成都金沙遗址的年代都还要早。属于当地古蜀文明的最早阶段。它与位于黄河中游的龙山文化和黄河下游的山东龙山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同属于新石器文化的范畴内。而这些古城之所以全部被确定为宝墩文化的遗址,首要的原因则是这些史前古城遗址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均都在20--30千米之间,除了宝墩古城处于成都平原上外,其它的几座古城均处于成都外围的眠江流域的土地上。                                                                                                             ---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的的代表性古城遗址,其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宝墩古城遗址面积达到了276万平方米,如此巨大的面积也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城址规模仅次于位于杭州市境内的良渚文化遗址以及具有双重城墙的龙山时代城址。而从发掘岀来的古城城址照片来看,古城的城墙型式呈下宽上窄的梯形,其城墙采用从城外一定距离处取土的方式进行夯制,取土处形成壕沟,接着在地面起建,采用斜坡堆筑法以及板夯和棍夯的方式进行夯制,其中又以板为主进行夯制。这种以平板板夯的方式进行筑墙的建筑方式因其方法简单质量易得到保证的特点使得其跨越历史的山山水水,一直持续到上世纪的八零年代中期我因为参军来到重庆农村进行战术训练时还发现这种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建筑方法仍然被重庆农村的这些农民在修建他们自己的新房时还在使用着【现在已经没有人使用了】,从现场发现的城墙残迹经过测量可以发现,这些城墙的高度达到了4米,残存的城墙宽度 达到了7·3--8·8米,从这里残存的城墙就可以让我们想像到,这座距今超过三仟年的古城城墙的物理尺寸会达到多少!距今长达三仟年之前的这些先民,至少需要具备多么强大的社会及建筑工程的组织力量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建筑工程,由此而见,在距今4500年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形成了权力集中的聚落中心来完成包括宝墩古城在内位于这片流域内的众多大型城池了。                                              --- 在作为部落聚集中心宝墩古城的四周,考古人员同样发掘岀了多处面积在200--300平方米不等的大型建筑基址,这些古建筑的修建方式与我们今天先进行地下基础开挖,并在此基础上浇铸钢筋混凝土立柱,然后再进行墙体的衬砌的方式不同的则是先在地面进行大规模的垫土,然后在垫土的四周埋设大型立柱,接着再进行建筑本体墙的夯制。如此巨大面积的建筑的居住对像只有可能是上层人物,也有可能只是一个用作部落的仪式礼仪性 活动建筑。而之所以专家作岀这种判断,其根据主要在于在以上所讲到的这些古城遗址的四周,除了拥有200--3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之外,还均发现了户均不过20--50平方米,拥有小型木骨泥墙或干栏式这种比较简洁的建筑型式的建筑遗址。并由此推测处这些略显简陋的小型建筑应该是属于当时普通居民的住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