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6 13
星期一
---
在完成了对纪念馆以及泸定桥实景的参观以后,此次的泸定之行就算完成了大半,按照平时城市旅游的惯例,就开始了对这座面积不是很大的县城街道的穿梭,从下午至傍晚乃至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的一番巡游,我开始发现,尽管县城不大,而且街道数量也不是很多,但从这些街道的名字,我们似乎就可以对红军飞夺泸定桥和红军长征的历史了解不少了。
-----三年以前,我曾经在一篇名叫【地名背后的历史】的博文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每一座城市都像是一个人一样都有着像其经络一样维持着这座城市生存与否的街道】···如同人的每一条经络都有其唯一的名称那样,每一条城市街道也都有其字数不等的名字,这些街道名称除了拥有其城市地理定位的基本功能以外。很多地名我们都可以从中解读岀这些名称所拥有的历史含义及价值,今天我所位于的泸定县城内的这些街道名称或许就是这样的。
---早上乘坐从雅安至泸定的商务班车从雅康高速泸定收费站岀站进入泸定城区时,透过车窗看到的第一个历史地名便是遵义路
,接着便是延安路,这条延安路北起泸定广场,一直以南偏西的方向紧贴着大渡河与与南侧的高山之间的狭窄地域向南延伸,这两个地名即便是只要有初等文化水平的国人相信都是这样的地名所拥有的历史含义的。而我下车以后通过城南的一座大渡河大桥后所投宿的一座民宿酒店东侧的一条不是很宽的小区道路则是被命名为以红军四渡赤水,创造运动战奇迹的横亘于川黔滇三省之间的赤水河来命名的。而位于红军飞渡泸定桥纪念馆及广场前的这条丰碑路则絕对是以红军在这里所创造的军事奇迹,为中国革命的历史留下了一座永不消失的丰碑有关吧。泸定桥所处的开湘路三号以及相邻的成武路的这样的街道名称对于一般平民百姓来说要了解的话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对军事历史有所了解的军事爱好者来说完全就不是问题了。前者开湘纪念的是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时任红四团团长的江西弋阳人黄开湘,后者成武则是黄开湘当时的搭档红四团政委,福建长汀客家人,开国上将杨成武。以同样的红军将领命名的街道,还有位于距离县城南端岀口不远处北侧一个小区内的一条得志路则是以纪念红军十七勇士在石棉县安顺场大渡河渡口处强渡大渡
河成功的时任红一团团长,湖南醴陵人,开国上将杨得志而命名的。至于与成武路平行的红军路,以及与红军路相邻并与红军路呈九十度垂直相交的将军街即便是不解释相信国人也会联想到这是与一九三五年红军在此创造的军事奇迹分不开的吧。而位于大渡河县城地域西侧紧贴着山体纵贯县城全景至今尚未建设完成的城市道路则直接被当地民政部门以前几年一部讲述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奇迹的电影【勇士】这个名称直接命名为
勇士路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民意与历史双重原因所创造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吧。虽然说因为假期时间有限,在泸定县城短短的一天时间里,通过对纪念馆的参观,铁索桥的亲历和街道的寻访,我对红军在这里所创造的这段历史以及这座面积不大的城市里所拥有的以中国革命历史有关的地方进行了寻访。但总的说来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涌上了心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所游览的全国各地的城市中将会有更多富有历史意义与价值的地方等着我去发现。期待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