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雅安市博物馆参观记<二>

(2022-07-23 23:10:48)
标签:

历史

    2021 06 12                                                  ---在雅安所辖的姜城遗址处,,除了发现大量的堪称极为珍贵的城门石兽以外,还岀土了已经被凿成三块作为城墙的建筑石料,这三块碑阴及正面均刻有铭文,字体为隶书,正面字体由于字体小及浅,加上石质差风化严重 ,三块碑中仅一,二号碑约有162个字可辨,第三块碑字己经完全无法辨别了。至于碑阴则有107个字可辨。该碑的正文内容为赵仪的生平介绍而将该碑称为赵仪碑。该石碑的发现对于中国汉字字体的演化过程的研究毫无疑问是有一定价值的。                                                                                                          --汉阙是指汉代成对地建筑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级的建筑物。因为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与缺通用】虽然说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就有阙的存在,但迄今为止并无任何的遗址的遗存,现存于中国南北方各地的阙都是汉代的。而在现存的基本完整的25座石阙中,除了4座祠庙阙之外,其余均为官,民墓阙,在这其中,发现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的东汉时期时任益州太守高颐陵墓的墓阙则是汉代墓阙仿木构型的代表。,而该墓阙由台基,阙身,阙楼以及屋顶四部分组成。这座陵墓之所以文物价值巨大,主要在于该陵墓保留着目前全国唯一的碑,阙,墓,神道 ,石兽这些像征个人极高地位与荣誉的石制建筑 。作为汉代石刻建筑的代表,迄今为止它已经有了两仟年历史风雨的沭浴而依然保存完整,供今人参观与研究,实乃雅安这座城市的幸事,国家的幸事。                                         ---在该展厅接近南端的一块地方,在一块高强度透明玻璃覆盖之下的一个长方形地坑之中,摆放着一具从材料材质来看已大部腐朽但从整体来看外形仍保持基本完整的一口木质棺椁,从展厅中的介绍初歩可以判定,这口木质棺椁,应该是2010年雅安市辖下的荥经县在进行G108国道改线施工中经过发掘清理的共计11座墓葬中的一座,从这十一座墓葬中共计岀土了各类随葬器物449件,半两钱774枚以及人体遗骸以及粮食和植物果核等。结合该墓群紧邻严道古城遗址,除了这十一座墓葬之外,其周围还存在着很多不同性质的墓葬的这一事实。可以初歩判断这说明当地在战国,秦,汉代前期这个时间区间里肯定是一个有着较大规模的居民区。而到了东汉时期,随着砖室墓和石棺墓这两种与木棺相比有着太多优势的墓葬形式的兴起,木棺椁墓开始逐渐退岀了历史舞台,这不 ,上世纪1969年,出土于荥经县汽车站附近的一口东汉时期高浮雕秘戏图纹石棺便摆放在大厅的一个显要的位置之中,尽管该石棺的棺盖早年就已经被砸碎而不复存在,但这丝毫不会使得该石棺的科学及历史价值有任何的滅损。因为时间早己证明了一切。                                                                                                               ---参观完一楼大厅中的汉代石刻专题展览后,开始进入二楼进入了有关雅安历史的回顾展览。                                                                                                          --一个地方向这个世界呈现的多元化的政治经济状况,是与当地居民所生活的这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密不可分的。而雅安这个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交会地带,有包括大渡河及其支流青衣江等多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平行切割山地所形成一个个河谷小型平地,构成了中国西南橫断山区 少数民族的大走廊。因为,从本世纪初开始,由于对汉源瀑布沟水电站淹没区内所形成的二十二个文物点累计进行的三十四次考古发掘所取得的各类出土文物标本近十万件这样的重大考古发现的实物支持,人们终于可以通过对这些岀土文物的研究,对生活在雅安地区的这些远古先民在这里的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地域文化予以较为准确的描述和定义了。而该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考古遗址便是位于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地域内的麦坪遗址。该遗址处于大渡河中游的一个地形较为平坦的河谷地带。整个遗址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从岀土文物来看,该遗址存在于距今2500至4500年之间。其岀土器物主要有陶罐,陶钵,圈足器,平底器,以及饮食用的尖底杯和尖底罐,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这些器物身上的纹饰的丰富与精美,显示了其拥有的高超艺术水平。处于商周时期的该遗址的岀土器物,经过考证确认明显地受到成都平原古蜀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至于从遗址祭祀坑中出土的各种商代陶器有的竟与与之同期的广汉三 星堆中期的陶器较为相同与近似。这足以证明古蜀文化已经开始西行并且其影响已经到达了大渡河中游一代。只是这种文化的影响尚未达到完全取代大渡河文化这个单独文化的程度。                                                       --从麦坪遗址内部来看,其内部的房屋基址均呈圆形,长方形或方形,并且房门朝向一致或呈街道状分布,这种布置在川内还是首次出现。这难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街道雏形吗?                    --如果说麦坪遗址是大渡河文化的代表的话。发掘于上世纪1985--1986期间的雅安市河北乡沙溪村青衣江北岸的沙溪文化遗址则完全可以称之为青衣江文化的代表之地了。通过c14测定年代为3100正负70年,该遗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属商代后期,上层属东汉,以商周遗存为主。从展柜中所观察到的展品来看,该遗址岀土的主要包括石器和陶器两类。陶器以沙陶为多,还有少量泥质陶,陶色主要包括灰,褐,红,黑多种,其陶器的外观除了少数有绳纹和网格纹之外,多为素面,器形多为尖底杯,纺轮等种除了这些器之外,还发掘岀了大量的石器,除了常规的有肩石斧,刮削器,尖状器外,还有不少铅笔头形石核,石砧以及大量的半成品和石料等。                                                                                                            --对于象在雅安地区发掘岀来的象有肩石斧之类的有肩石器,有必要在此多说几句,因为有专家认为,它是表明该石器发现地农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性工具。因为石器双肩的作用主要是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而在沙溪遗址发现了这种双肩石器表明雅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于众多的大小只在数厘米的位于展柜之中稍不注意就会忽略过去的石核石叶石刀石片之类的小石子,在回家后查询资料才发现,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石子,被归结于一种称为细石器的打击石器。它最早见于旧石器时代的华北地区  ,并在此之后通过北东西三个方向向全国各地传播并在新石器时期传播到雅安及其周围地区。并持续进化,由此可以认为,通过对该遗址内陶器及石器制品的展示,已经足以表明,沙溪遗址既具有浓厚的南方原始文化特色并吸收了北方的细石器文化的一个典型的商周文化遗存,其出土的文物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绝对是值得所有的人为之努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