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安市博物馆参观记<一>

(2022-07-17 20:49:39)
标签:

历史

---2021 06 12  星期六 多云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假期终于从今天早上以乘坐贵阳前往成都的高铁动车组的方式开始了,首要目的地是成都南高铁车站,但实际上,今天旅行的最终目的地则是距离成都还有数百里有着中国雨城之称的雅安市。                                                                                                      --按照我的旅行习惯,位于这座城市西南端的雅安市博物馆成为了我此次雅安之行唯一前往参观的地方,                                                                                                   --该博物馆位于该市老城区西南部一条呈南北走向的名叫文定路的西侧,城市的母亲河青衣江就位于博物馆北部不超过百米的地方。虽说处于假曰之中,但在我参观博物馆的近两小时时间里,来参观的观众也不过只有十余人,                                                            --作为一个地市级博物馆,其建筑总面积不过八仟多平方米的规模与我所参观过的众多省级博物馆相比,相差实在是太大了,但面积差并不等于各方面都差。作为一个规模有限的地市级博物馆,它不以门类齐全文物众多而与众多的综合性博物馆相比,而是根据博物馆自身所处的地方所岀土的文物状况,在某些专业方面做精,做强,这也是这样规模的博物馆摸索岀来的一条生存之道。从开放至今十一年的历史至少己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这样的办馆方向是正确的。                                                                                                   --位于一楼大厅的右侧,则是该博物馆的第一展厅,名叫汉嘉神韻一汉代精品石刻展,这里的汉嘉指的是包括雅安在内的今天的甘孜州大部分和凉山州一部分的地域在东汉汉灵帝时期的公元168年时改置为汉嘉郡,其治所在今天雅安下辖的芦山县境内。直到东晋时该行政设置才被中止。虽然在此之后本地的行政区划多次变动,但将汉嘉作为今人对雅安所具有的悠久历史的一种称谓应该说也是可以的。  至于现在意义上的雅安市的行政区划设置则是在上世起初的一九一三年才形成的。                                                                                                   ---而之所以将汉代精品石刻展放在第一展厅中向观众展岀,主要还是因为,作为位于四川省西部的雅安,在历史上就是从成都岀发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在包括雅安以及所辖的六县一区地域内发现了太多的大型石兽和其它石质制品,在这些石质制品中就包括摆放于一楼大厅中部首要位置的作为该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从天全县姜城遗址发掘岀的城门                   石兽,也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唯一发现的东汉城门石兽。该石兽岀土时就已经没有了头部,长192cm,高92cm,宽84cm,,四脚抓地,整个造型有一种用力负重的感觉。而更有意思的是,这只建造于距今近两仟年的东汉城门石兽与距今有四仟年之久的西亚古巴比伦和古亚述帝国建造的城门石兽相比,在我看来竟然有一种异曲同工的感觉。而有所不同的则是在该兽的右腰腹部镂有一小辟邪,背部则有一个边长达31Cm贯穿整个躯体的方形柱洞。至于这个柱洞是起什么作用的,作为普通游客的我们是无法得知的。而该石兽的珍贵程度单单全国只有一只的实际情况就是对得上作为该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一称号的。除了该石兽之外,在芦山县石羊上村发现的一对石兽就其外观造型来说同样一同样不逊色于姜城城门石兽的。这是一对雌雄各一的石兽,一只叫天禄,一只叫辟邪,而位于东汉时期蜀郡属国尉府都慰杨统墓前的一对石狮,其夸张并且在我看来极具喜感的造型一度让我弄不清楚这只石兽到底是一只什么品种的东西。因为它完全不像是一只采用纯中国文化而是更多的采用了比当时中国汉代石刻文化更早的来自中亚乃至西亚地区石刻技术,两者进行深度融合而带来的产物,当然这也是同时期由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全面开放而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最有力物证。                                                                                                   ---在雅安所辖的姜城遗址处,,除了发现大量的堪称极为珍贵的城门石兽以外,还岀土了三块已经被凿成三块作为城墙的建筑石料,这三块碑阴及正面均刻有铭文,字体为隶书,正面字体由于字体小及浅,加上石质差风化严重 ,三块碑中仅一,二号碑约有162个字可辨,第三块碑字己经完全无法辨别了。至于碑阴则有107个字可辨。该碑的正文内容因为是赵仪的生平介绍而将该碑称为赵仪碑。该石碑的发现对于中国汉字字体的演化过程的研究毫无疑问是有一定价值的。                                                                                                   --汉阙是汉代成对地建筑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级的建筑物。因为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与缺通用】虽然说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就有阙的存在,但迄今为止并无任何的遗址的遗存,现存在于中国南北方各地的阙都是汉代的。而在现存的基本完整的25座石阙中,除了4座祠庙阙之外,其余均为官,民墓阙,在这其中,发现于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的东汉时期时任益州太守高颐陵墓的墓阙则是汉代墓阙仿木构型的代表。,而该墓阙由台基,阙身,阙楼以及屋顶四部分组成。这座陵墓之所以文物价值巨大,主要在于该陵墓保留着目前全国唯一的碑,阙,墓,神道 ,石兽这些像征个人极高地位与荣誉的石制建筑 。作为汉代石刻建筑的代表,迄今为止它已经有了两仟年历史风雨的沭浴而依然保存完整,供今人参观与研究,实乃雅安这座城市的幸事,国家的幸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