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 《数学活动生活、游戏化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
(2017-06-27 20:18:53)研究论文
《数学活动生活、游戏化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
禹城市实验幼儿园
以往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基本遵循这样一种模式:教师制订计划——设计集体教学方案——准备教学具——展开教学。这种一相情愿、按部就班、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枯燥教学,让幼儿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逐步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在生活中感知数学,感知数学的作用和趣味性;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发现问题
1、教学活动目标单一
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多项目标,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
2、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单调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
二、解决方法
1、树立明确有效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目标的行为主题必须是幼儿而不是老师,也就是说目标的确立必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该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目标必须是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而不是最高要求。
2、挖掘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了结合幼儿思维特点的,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情感和良好的态度,使幼儿掌握数学方法,如怎样推理、怎样解决问题、怎样交流和表达等,从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头脑发展的体操。
3、运用多种方式灵活的组织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1)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丰富多彩中更是隐藏着大量的教育信息。仔细观察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身旁有着无穷无尽的数学信息。
如:车牌号、电话号码、时钟、电视机、摩天大楼等等,在寻找与发现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快速的帮助幼儿建立了数概念,还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如:幼儿园拼插玩具中有各种图形样子;吹出的泡泡有大的,有小的,一起数数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的时候是按照高矮顺序来排列的灯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2)在游戏中感知数学教育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轻松的数学环境。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 如:在《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活动中,我带领幼儿通过运用自己的身体来辨别方位,逐渐的口令速度变快,增加难度我说“上”幼儿做相反的动作。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利用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开展活动,我们应该给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给孩子一对灵巧的小手,给孩子一颗积极探索的心灵。使幼儿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