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2017-03-24 10:06:04)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 |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评课人:何龙会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感谢今天早上为我们献课的两位老师,感谢你们给大家带来一场丰盛的数学盛宴。作为胡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这节课的主评人之一,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先来说几点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一节课好不好,关键是要看有没有目标,目标是否明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也体会到了分类与整理这一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2、深挖教材,有备而来。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目标达成的途径,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胡老师都做到了心中有数。特别是引导得出: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但总数不变。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这一点。
3、选取身边的素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摆放教室内的清洁工具,帮淘淘收拾房间;在小结环节中,出示了摆放整齐的衣柜、水果店,既向学生渗透了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堂中,胡老师多次提醒个别同学要把话说完整。当学生回答的非常精彩时,胡老师及时地对她进行了表扬:你用词真准、你把语言组织的真好、总结到位。虽说数学课堂常和数字打交道,可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目标。
5、评价语言丰富多样。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后,胡老师会说:你很会学习,也很会劳动;火眼金睛,一下就看到了;你有善于发现的小眼睛;你是小乖乖、小精灵等。当学生听到老师对自己的赞扬时,不仅高兴,还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6、教育机智水平高。在比较按“堆”和“列”来摆放,为什么按“列”来摆放比较好时,一生说是因为比较“通顺”,胡老师机智地回答:通顺是语文课中经常用到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它说成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齐”二字。
7、教态亲和,课堂驾驭能力强。在课堂中,胡老师总是面对微笑,还拥抱了一名学生,给人一种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感觉。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过度自然、过程完整。这样的掌控能力,着实让我钦佩。
我再说说几点建议:
1、学生动手操作和个别汇报的顺序弄反了。课堂中,先让两名学生分别说了按形状、按颜色怎么分,已经把分类的结果告知了大家,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显得有些不妥,我觉得应该把这两个环节调换一下,先动手操作,再来汇报。这样,就能留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象形统计图可以渗透,不应把定义呈现出来,关于它的定义是中高段教学的目标。
3、去掉课件中气球图片上的网址,图片会更清晰。
总的来说,胡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有人说:讲台就是舞台,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我认为胡老师就是天生的舞者,基本功扎实,课堂组织能力强。如果你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我会很开心,还会更爱学数学。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