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下散文 | 一抹红

(2017-12-29 08:22: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
一抹红" />

当下散文 | 一抹红



       文 | 奈尔

这个午后,我静静的坐在窗台边看书,一缕柔暖的光映射在我的左侧,映着我刚看的热烈之处的书页上。初冬了,这样的阳光在西南地区的这个时节里也算是带来几多的温暖了。而对于窗台上的那株托着半边红颜的植物,我轻瞥,那是一抹红。

《论语》都是家喻户晓的中华文化的典藏了。无意的翻看却又再次勾起心弦,这种对文字的眷恋与依赖让我无法与这个真实的世界分开来。渐渐褪去的夕阳,更加的抑制不住心中的依依不舍,做贼似的翻看着季羡林先生的《黄昏》。眼前顿时涌现了更多的人生哲理,当然,有的东西是只可意会的,你要我用言语或字词来表达,那都是让我无法理解的了。于我来说,笨拙的大脑似乎是想不出太多东西来的,我只能将我心中的想法寄宿在大师们的文字里。

小时候,呆萌的我总是爱端着一根小板凳对着坐在长凳上的爷爷听他讲故事。眼里满怀的是期待和羡慕的眼神,爷爷知道的东西真不少。没有电视,我喜欢听爷爷讲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时候也不知道孙悟空是谁,就只是觉得很好玩。但是爷爷爱说的是鬼谷子,孙斌和庞娟的故事,我听着,但是无法理解,天旋地转间一天天的童年就过去了,我束手无策的只是想去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何方的神圣。从目不识丁到现在的畅读诗文,让我的心里逐渐的明朗起来,原来爷爷过去所讲的东西全是中华文化里的精髓,我也试着去慢慢的了解和理解,虽然那时候只是爷爷在农闲时候的闲聊,但对于我的成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特别记得清楚的还是爷爷爱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背诵的增广贤文,我在屋外玩耍都能听到的,那时候就觉得听起来押韵,爷爷也是背着顺口,背累了,爷爷就换成唱山歌。

到长大了,我了解了各方面的知识,在爷爷讲故事的时候总是会插上两句,记得爷爷某天在讲封神榜的时候,我说雷震子真的吃了两个仙桃就会飞了么?爷爷说怎么不是呢,不信我去把书翻出来你自己看。确实,爷爷收藏的书真不少,他看得书也不少,而我羡慕的是爷爷的记性,六十岁时还能将增广贤文通背,我想这样的文化已经深入爷爷的心里了,那样的记忆不是随意的什么事情都记得的,只是那样的影响太大,以至于无法抹去。我为我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而感到骄傲。




搬了好几次家,不能说是搬吧,只是在原来的地基上翻新,但是很多的家具需要不断的挪动啊!难免会有很多的东西会被弄掉,然而让我极为惊诧的是爷爷的那些书尽然一本不少的在那里,还多了我前段时间为他买的全译本的《红楼梦》,但是爷爷却对这本新的不感兴趣,他说要看原著,文言文的,但是现在我还是没有能给爷爷买去,看着他那些书已经旧得发黄了的书,不由得感受到其中历史的厚重感和那些书与爷爷的感情。

而另外,毛笔的堆积让我也是无法忍受了,我家没有专门的放毛笔的地方,也没有笔架。毛笔出奇的多,这些毛笔全都是爷爷和父亲用的。爷爷和父亲的字写得特别的好,行书的潇洒程度无亚于王羲之吧我猜。爷爷带有些许的近视,小时候都很少看到爷爷写毛笔字,倒是见父亲写得比较多。小时候,每每春节了,总是要写对联,我家总是备有红纸,都是用来写春联的。父亲的即性佳作我记得最清楚了,其中有一联是:“道德传家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人处世让三分心和气平”。这一联我是永远都记在心里的,所以让我的人生都有这幅对联的陪伴。而我在这样的玩乐中,也学会了点书法,至少我可以说我是个正正宗宗的华夏儿女了。

谁曾料想这些完美的文化我家还保有,我所见到保留着这些文化的家庭真的太少了。

我们倡导的文化自信,但是很多已经被摒弃了,如果保有,我猜那应该是被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回想起来,我还是个极度幸运的人,至少在需要的时候还有这样的东西拿出来,那也该是值得自己悄悄在心里乐一番的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书香雅韵陪伴我度过漫漫的长路,我想,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只需要一抹红,就像赵佶的“动人春色不需多,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那一抹红,如果我们每个人是那一抹红,那整个华夏文明便作为艳丽的春色。当然,也可以像楹联纸的那抹鲜艳得一塌糊涂的红,喜结,便作为中国红,只此不会被风飘去。

个人简介:

就读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喜好创作。座右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的探索愿意“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