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情感悟随笔 |
分类: 随笔杂文 |

从前,记得某个人说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当时,我还不太明白这些话的含义。的确是这样,有很多事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你的悲伤或快乐永远可能只属于你一个人,别人是永远都不能体会的。
就像是那天一早七点多,我突然接到四姨打来的电话。她说我妈病危了,我哥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四姨的声音很平静,仿佛早已预见到了这个结果。可这个消息于我却惊如天雷,一下子把我击倒了。我边说边哭:“我想回去,可是回不去,连最后一面也见不着。”四姨安慰我:“你回来就得隔离,回不来就别回来了。再说这两年你该做的也做了,也算尽孝了。”可是,如果我连我妈最后一眼也没见,难道不是这一生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吗?可纵使我心急如焚,无奈疫情管控,我查遍几乎所有医院,预约核酸检测都排到七月初了。也许,就连这样生离死别的时候,也不允许我的自私。
那天我的眼泪一直不停地流,那种悲伤是从没有过的。明明一周前我去看她时还没什么事,怎么没几天就生命垂危了?虽然早已知道不管我有多害怕,这一天总会到来。但是,当这一天真地到来时,心里还是难以接受。不敢想象有一天,我会彻底失去妈妈,我轻唤的那一声“妈”再无人应答。我们母女今生最后一次见面只有那天短短的不到一小时,我只是在走时摸了摸她骨瘦如柴的胳膊。要知道那就是永别,我怎么也会抱抱她。可是,我怕我忍不住眼泪,让她看出什么。每次去,看到她越来越瘦的样子,我心里都特别难受。可是,我却不能哭。努力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不让她发觉我的异样。那天,她一直在催促我们“走吧,走吧”,那是她留给我最后的话。莫非她早已知晓我和她都是生命的过客,谁也不能把谁留住。
在我童年少年时,早已看到了生命的无常。然而,这么多年,我依然做不到超然和理性,反而越觉生命的可贵和美好。所以,我不能接受命运如此无情地带走我最亲的人。可是,除了眼泪,我什么也做不了。一点一点地看着一个活生生的人慢慢地消失该有多残忍,又有多心痛。妈妈以前是一个多精神的人,爱干净,爱穿漂亮的衣服。她半生坎坷,临到晚年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我一直很后悔没有好好关心她,在她前几年腿疼时没有带她去看医生,总以为她身体很好,没什么大碍。怎能不遗憾呢?有些遗憾永远都不能弥补,才让人更心痛和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这样的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心一直忐忑而紧张,任何一个来电都会让我心惊。我怕是不好的消息。有天早上七点多,电话响起,一看是哥哥,当时我心就一沉,心想可能是告诉我妈妈的事。接听后耳边却是哥哥“说话呀,说话呀”的声音。
“难道是妈…”我心里一惊,之后耳边真地传来妈妈的声音“我真想让你来看我啊”。我说:“我也想去看你,可是要做核酸检测,回去后还要隔离,根本见不到。”“还要核酸检测,唉,没什么事就挂了吧。”听妈妈的声音又恢复到了以前,明显有了精神。虽然没说几句,但我们还是时隔半月后通话了。妈还在,我就知道她的生命力很顽强,不是那么轻易被打垮的。虽然我知道这个好消息只是短暂的,但已让我很知足了。我不敢奢望太多,生怕太贪心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也许,上天会垂怜,让妈妈多留些日子。只要一想到有妈在,我就不会感到孤苦无依,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尚有来处”吧。
在得知妈妈转危为安的前几天,我的心里一直在胡思乱想,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我竭力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可是还会时不时地分神。有天早晨,我去了公园,心想人多的地方可能多少会转移注意力。可是,根本没用。人一旦陷入悲伤情绪,是不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天空没变,花草依然,只有我不一样了。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不同,也不会和我一样悲伤。
还好,妈妈今天出院了。希望她度过这重劫难后能慢慢好起来。如今,我只盼着疫情能快点结束,能回去看妈妈。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相望会不会越来越少?
归途没有那么可怕,我只是不愿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