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软肋”终将成为你的“铠甲”

(2020-06-17 17:28:03)
标签:

感悟

随笔

成长

分类: 随笔杂文
那些“软肋”终将成为你的“铠甲”


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到现在依然有两件事让我害怕。一是照相,二是剪发。

虽然这是两件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细想起来还真有些相似之处。在我看来,它们都有任人摆弄之嫌。不是么,照相时要按摄影师的要求调整坐姿,要偏一下头或是收一下下巴,还要睁大眼睛,嘴角上扬,保持自然的微笑。而每当此时,我都浑身不舒服,感觉自己像个木偶一样,毫无思想,听人指挥。所以,除非必须要照证件照,我才会去照像馆。可能是我太热爱自由了,就连那么短时的表情定格都痛苦万分。或许是我不爱笑的缘故,那些在照像馆拍的照片大都表情严肃,嘴角紧抿,而且还很紧张。记得每次我都按摄影师的要求做了,但照片出来时还是大多失望。总感觉照片上是另外一个人,一点儿也不像我。

这么多年下来,我竟找不出一两张像样的证件照。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别人的照片和本人没什么不同,而我的就像是经过了某种处理而变得不像本人了。后来,我慢慢明白,有些人天生有镜头感,而我却是天生无镱头感。所以,我是不适合照像的,尤其是在照像馆的“僵硬照”。相反,我更喜欢在大自然中拍照,或许有美丽的风景陪衬,笑由心生,那才是真实的我吧。

其实,根本不必勉强自己在镜头前挤出不自然的笑,不笑也没关系,做自己就好了。希望每一次的“定格”都是自己最舒服最自然的表情。

我怕剪发也是由来已久,那种一动也不敢动,任别人随意摆弄头发的恐惧恐怕要追溯到我小时候。在我记忆里,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一头简单的短发,有照片为证。我不知道我妈为什么没有给我梳小辫,可能是那时她没那么多精力,以她风风火火的性格,当然短发更方便省事了。小时候,我也从不去理发馆剪发,这项工作也由我妈包揽了。只是,几乎每次剪发我都会大闹一番。因为每次我妈都会给我剪得很短,要么是刘海,要么是后面,总之让我很不满意。你千万不要低估了一个小孩子的审美,她们也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或许,随着一天天长大,我对美的要求也开始发生改变。而头发似乎又对一个人的外貌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我看得很重了。所以,从初中后,我开始不再留短发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用经常剪头发了,也不用和我妈发生冲突了。

若是我头发长了,又不去理发馆,那怎么办呢?当然是自己动手了。我发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也够勇敢,还有什么事做不来呢?那时,自己剪发通常会将头发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先剪一边,然后再参照着剪另一边。第一次当然是毫无经验,所以头发剪得七零八碎,梳马尾时总有些碎头发,无奈只好借助卡子。有了失败的教训,下次就会知道哪里要多剪,哪里少剪,哪里保持不动。慢慢地,我的头发也剪得有模有样了。

其实,不愿去理发馆除了不想任人摆布外,还不想浪费时间。可能那时我虽至青春期,也没那么爱美吧。我一直认为学生只要简单朴素大方就可以了,不需要刻意在服饰或发型上做更多的修饰。我以为朴素就是美,也最自然不过。

长发留了好几年,一直到上大学那年,偶然看到一个学姐漂亮的短发才让我决心剪去“三千烦恼丝”。已经有很久没留过短发了,新发型的确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儿。那时,我才知道改变会给人带来惊喜,当然也会有失望的时候。

当一个人习惯了某种生活,或是某个发型,她的改变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善变的人,可能只是一种恋旧或是一种习惯。

现在,除非某些重要时间节点,比如过年,我一般都很少去理发馆。自己剪发其实于我已成为了一种乐趣。年纪渐长,越来越觉得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

除了以上两怕,还有一怕是----人前讲话。这应该是很久之前的恐惧了,现在我已经变得开朗多了。其实,印象中小时候我并不是那么不爱讲话的。可能是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才让年幼的我变得沉默了。这种寡言的性格让我渐渐远离了人群,独来独往,小心翼翼。我妈当时特别不喜欢我这种状态,总是用“谁谁有礼貌,喜欢叫人”来刺激我,这让原本就很敏感的我更讨厌这个世界,后来才知道那是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作怪。

不爱说话的我却喜欢写日记,心情不好时无人倾诉会写在日记里。有时,当你以为所有的门都关上时,一定还有一扇窗为你留着。日记就是我的一扇窗,如果没有它,我很可能会窒息。日记本是我的朋友,我的心事,我的秘密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它。

如果说当时日记还是我的情感寄托的话,那谁又会想到我会因此喜欢上写东西,并开始走上文学之路。虽然开始写的文章还很稚嫩,有很多不足,但毕竟我迈出了第一步。学生时代,性格孤僻的我虽不爱和人交往,但却经常参加学校的“征文比赛”或是“演讲比赛”。当时,并不在意能否得奖,纯粹是出于喜欢。似乎在那个过程里,我找到了自信。其实,我一直是个自卑感很重的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才会忘了自卑。

如果说我生在一个幸福之家,开朗活泼,人人喜欢,那我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所以说上天永远是公平的,它在当初塑造人的时候,或多或少地制造了些瑕疵,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上天的意图是让人们自己去努力弥补先天自身的缺陷,争取变得完美起来。

如今,当年那个敏感的我虽依然很独,但性格已变得开朗多了,也有了幽默感。越来越觉得生活的意义是逐步完善自我,不知不觉中便会找到更好的自己。是的,一个人一定会是变得越来越好。我相信这一点。

这世上,怕是人人都有被称之为“软肋”的恐惧,我从不认为这是羞耻。谁知道在那些恐惧背后会有多少种可能呢?

不是有人说过吗?所有你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所以我相信那些“软肋”也终将会成为你无所不能的“铠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