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含幽怨眉如黛玉殒香消黯然魂

(2018-06-20 16:49:49)
标签:

相遇经典《红楼梦》

分类: 随笔杂文

 -----我眼中的陈晓旭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时,我上初三。那时,虽面临中考的压力,但还是难以抗拒那一曲《枉凝眉》的诱惑,每周末还是要去一睹大观园里的一幕幕悲喜。

一部《红楼梦》让我知道了林黛玉,也认识了她的扮演者---陈晓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是原著中对林黛玉的描写,而陈晓旭则把文字的东西进一步形象化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几乎和书中所写形神皆似的黛玉。



眼含幽怨眉如黛玉殒香消黯然魂

她不是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却在眉目间含着淡淡的哀愁,是一种最接近黛玉的美丽的哀愁。有些冷,也有些与众不同。

眼含幽怨眉如黛玉殒香消黯然魂

眼含幽怨眉如黛玉殒香消黯然魂



当年,导演从那么多的黛玉候选者中选中陈晓旭可谓慧眼识珠。她的柔弱、单纯、敏感最贴合黛玉,更重要的是那种今人难觅的古典气质和少年读《红楼梦》的文学修养使她脱颖而出。别人还在角色间摇摆不定时,陈晓旭早已笃定非黛玉不演的决心。你不得不承认有些缘份是注定的,陈晓旭应该是为黛玉而生的。除了她,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一个人能让一个书中的人物“活“过来。总觉得陈晓旭就是林黛玉,因为她们太像了,简直如同一人。她的举手投足,目光流转,性情气质,都是那么地符合角色本身。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书中称黛玉“堪怜咏絮才”,而陈晓旭十四岁时发表一首诗《我是一朵柳絮》,是不是冥冥中命运就已做了安排,现代与古典的碰撞,今人与古人的相逢。我不相信什么宿命,但她却让我相信了什么是天意。

无论是海棠社的菊花诗,还是桃花社的咏絮词,都让我们见识了黛玉的才情。无论是葬花时的的怜花惜己,秋窗风雨夕的孤寂凄苦,还是焚稿时的意冷心灰,陈晓旭都把黛玉这一角色演绎得生动逼真,仿佛她就是黛玉,角色的命运就是她的命运。

眼含幽怨眉如黛玉殒香消黯然魂

眼含幽怨眉如黛玉殒香消黯然魂



表演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不露痕迹,我觉得陈晓旭做到了,至少在黛玉这一角色的塑造上,还没有人能超越。虽然后来《红楼梦》被翻拍过不止一次,但还是钟爱陈晓旭版的黛玉。

虽然后来陈晓旭在《家春秋》中出演梅表姐也很精彩,但却没有黛玉深入人心。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另一个人而成为时光也无法湮灭的经典。与其说是在演别人,不如说是在做自己。有些东西靠演是演不出来的,如果不是骨子里生出的天然气质,是不会让那么一个遥远的人物走近我们的。

黛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如此卓而不群,洁而不妖,率直自在,我行我素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陈晓旭是入戏太深还是生性使然,她还是没有走出黛玉的影子。就连离去,也要美到极致。或许,她的选择不是对生命的放弃,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的洒脱。


眼含幽怨眉如黛玉殒香消黯然魂

我相信陈晓旭已经和林黛玉融为一体了,是命还是运,终留给人们无尽的猜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给父亲的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