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教育实践有感

(2022-06-23 13:36:20)

亲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幼儿更甚,他们会对自然中的事物或现象充满好奇。因此,对于幼儿来说,自然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为了让幼儿不再缺失自然,幼儿自然教育该怎么做?

1.自然教育的重点是日常自然

幼儿的自然体验探究活动重点是日常自然首先要跟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进行其次探究应该是围绕日常常见的自然生物、自然现象及自然物质进行,重在对身边常见的自然事物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受。因此,幼儿园的每一个自然小角落,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可探究体验的自然散步时,闻闻花香;下雨时,踩踩水花;夏天,和影子一起奔跑;冬天,尝试将雪花留存。幼儿观察自然、感知自然,在生活中了解自然、在自然中热爱生活。

2.自然教育应建立在一定的自然探究能力基础上

自然探究能力是幼儿自然教育的基础,缺乏探究能力的幼儿很难激发出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也无法通过探究达成对自然的认知。所以幼儿的自然教育应该以自然认知的学习进阶为经,以自然认知的核心概念为纬,构建幼儿自然教育的整体内容体系。教师应该培养孩子猜测和假设的能力如果孩子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产生了疑问这时千万不要急着给予幼儿正确的答案,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在心目中产生一个关于自己问题的假设,比如说,草莓种子长在外面会不会被小虫子吃掉呢?孵小鸡的时候会不会把鸡蛋热熟了?有了这些设想,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通过持续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结果。

3.幼儿的自然教育应强调游戏化

幼儿的自然体验是在和自然接触过程中发生的,而幼儿的学习经验是通过身体参与、感官体验以及游戏中获得,这些方式是幼儿探究自然的基本方法。自然教育有助于调动儿童的感官体验和身体参与,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和身体动作来探索自然,或走或跑,或闻或者触摸。在这些外在的行为活动过程中,能够触发他们内在的情感和思维。

而游戏化则是用游戏的方式与自然进行连接和互动,从而激发孩子参与自然探究活动的热情,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自然的体验和发现。

4.丰富活动材料,推进探究过程

皮亚杰认为,认知活动既不从主体发生,也不从客体发生,而是发生在主体与客体的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之中。幼儿的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具体的操作材料进行。教师要提供丰富、合适的材料,唤起幼儿科学探究的主动性,让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科经验。幼儿的科学探究出现新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添加辅助材料,幼儿合理借助辅助材料能够推进探究的进程。投放的辅助材料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挑选自己想要的材料,也可以让幼儿自由组合不同的材料,例如木棒可以插进泥土里、细钢丝可以插进草坪里,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的尝试与探索。

在自然教育时,幼儿对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泥石虫鱼都产生了喜爱之情,所以当他们面对大自然时,不经意间小心翼翼的动作流露出他们爱护自然之情,珍惜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教师若能 肯定幼儿的童心童真, 并善于引导幼儿对自然的这份纯真的情感,让孩子从小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这会让我们的人类逐渐返璞归真,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