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合适的跑步伙伴,让好处最大化

所有跑者都能从集体训练中受益。没什么经验的新手会发现跑步伙伴能确保自己参加清晨5点的训练,更有冲劲的跑者则会因为跑得更远、耗时更短而感谢自己的伙伴。
“从1898年发表的第一份有关自行车运动员们的社交促进效应的研究,运动心理学家们就发现了运动员在群体之中要比单枪匹马表现得更好。”丹佛大学运动心理学系主任斯蒂夫·波特加(Steve Portenga)博士说道。“当别人和你并肩前行或者作为观众注视着你的时候,你会更加专注,不那么容易因疼痛分心。”美国田径队的运动心理学家波特加博士说道。“关键是要找到能让你保持专注的伙伴。”
要想让跑友带来的好处最大化,有些原则要牢记在心。
聪明选择
找那些跑起来显得轻松的跑者——试着和经常在公园见到的跑者说说话、询问同事是否可以加入他的午间训练、或者在社交网络上寻找跑步伙伴。想找到那种你愿意和他一次又一次共同跑步的伙伴不太容易。不要害怕提问或者回答对方的问题,比如关于训练时间、短期和长期目标等的直接问题,波特加指出。最好一开始就知道你俩是否有同样的期望和差不多的训练热情。在下定决心搭伙跑步前至少进行两次试跑,如果对方真的是积极而可靠的,你能很快察觉出来。
配速优先
你没必要和每个跑者的长远目标相同,只要训练的某一个方面是俩人可以分享的就行。比如,一个为5公里训练的跑者可以和准备10公里的跑者一起进行跑道训练。而参加10公里的跑者可以和跑马拉松的人搭伴进行短距离跑,只要他们事前就配速达成一致意见即可。“配速比和伙伴之间的适应度更重要,在一个觉得自己太快或者太慢的团队里跑步,跑者会因为没在自己的配速上跑而感到不开心。”辛辛那提市的运动心理学家,以及“人类性能中心”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芭芭拉·沃克(Barbara Walker)博士说道。
避免“友好”竞争
波特加说:“当跑者太过于争强好胜,就会失去对训练计划的把握,也就偏离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最后,这会直接影响运动表现。如果你一定要在训练中来次比赛,那就和自己比赛吧。”对集体训练时间更好的利用方式是互相帮助度过平台期,或者一起评估增量是否合理。老将和新兵的搭配是一个不错组合:和新手一起跑步能防止两个水平相当的资深跑者共同训练而出现的竞争文化。有经验的跑者还能帮助新手坚持训练。
清楚划分
跑步伙伴之间的联系非常独特:它缺少典型友谊中的种种变量;没有家庭关系里的包袱;也没有和同事的距离。“(一起跑步)就像是心理治疗,跑步这个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能让交谈更轻松,我和跑步伙伴在跑步时分享的东西我甚至不会告诉自己的闺蜜。不然20英里(约32公里)的训练你还能说些什么呢?”郎聂曼说道。
沃克指出,作为一名马拉松跑者和铁人三项运动员,和训练伙伴们保持清晰的界限是自己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和训练伙伴们都同意这一原则,训练时说的话就留在训练场上。我们不想在一起晚餐的时候也谈论那些话题。”
这种划分清楚的关系可以从生物化学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沃克认为,“当内啡肽充足的时候,跑者就会放下戒备。皮质醇水平低,那么,压力也就会变得更小。在这种关系中,两个人甚至不需要面对面,而是平行地前行,还有固定的节奏:简直就是冥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