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离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2017-03-10 20:28:31)幼儿园离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延川县东关幼儿园
一、课题界定:
幼儿园离园活动是指幼儿离园前由教师组织进行的一项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离园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离园时,由于孩子们等待家长的心情焦急、兴奋从而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表现。幼儿园离园活动时,整个班级都处于一个没有组织的混乱状态,孩子们没有目的,没有良好的常规习惯,老师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明确的要求等因素造成了这个现象。
1.幼儿离园次序混乱。孩子们经过一天的游戏、学习的集体生活后,想竭力寻找一个放松自我的机会,因此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主要表现在:很多幼儿有随便跑的、同伴间相互打闹的、发怪声音的,班级氛围较为混乱,这种状态增加了幼儿发生危险的机会。此外,孩子们还没有进行形象的勾画爸爸妈妈就已经来接了;玩水玩具经常会弄得到处都水,老师看护不到孩子就手忙脚乱。
2.幼儿的离园习惯不好。幼儿不能主动地进行喝水、放水杯。不能主动地小便和整理自己带走的物品。不能独立收拾自己的玩具,做好值日生的工作,收好当天的活动卡和值日生卡。家长经常会反映孩子们在路上想小便或者想喝水,自己的东西总是忘记带。
3.幼儿离园活动兴趣不足。由于离园活动中提供的区角材料不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材料的枯燥乏味、缺乏挑战性都会使幼儿注意力转移。教师因为忙于离园前的准备工作而忽略了对幼儿的及时有效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失去了对玩具的兴趣,而把自己的关注点转移到与同伴的嬉戏、打闹上。
三、离园活动设计与运用开展研究的目标
我们从设计的原则及运用的方法着手,梳理和解决在幼儿园离园教学中区域策略使用的诸多问题,从而真正发挥离园活动幼儿园的作用,实现幼儿对于离园各种活动的丰富感受、体验和表现。
1.通过多个案例的实践研究,总结幼儿园离园活动设计的原则,提高离园活动对幼儿的趣味性。
2.依据艺术通感理论,总结音乐和绘画中具表象图形与歌曲中抽象音乐符号之间的匹配规律。
3.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离园活动教学运用过程中的方法要点和注意事项。
4.提高幼儿在离园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有效地进行经验迁移,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幼儿园有效离园活动的对策
经过开展一学期的幼儿离园指导活动,采取有效的离园活动对策,班级的离园活动较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改善。在离园活动中孩子们也慢慢养成了很多的好习惯,通过各种的游戏活动和操作活动,幼儿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表演能力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1.提前离园活动准备时间。为了能够在离园活动中让孩子的情绪不要太高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在离园活动前先进行组织。用2~3分钟的时间对幼儿进行情绪调整,并对离园活动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孩子们在老师的调控中能够安定自己的高涨情绪,并且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
2.细化各类具体离园活动。喝水并放水杯,每天老师会对很多的小朋友进行表扬,经常会发给幼儿小粘贴。在离园前的几分钟组织过程中老师就会将小粘贴放到水杯的一侧,并告诉幼儿:“你的奖励会在水杯下面,请你拿走奖励后喝水并放水杯。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忘记自己喝水和放水杯。放水杯的时候,是放在王老师的旁边,王老师此时会提醒小朋友们上小便。这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流程,幼儿的习惯就容易养成。
整理自己的物品:整理物品其实不仅仅是离园过程中的问题,而且也是孩子们在来园时的一个习惯,所以我们就此开展整理橱子大比拼。孩子们学会了整理橱子,养成了习惯就不会在来园和离园的时候弄得乱七八糟并且耽误时间。而且经常老师也会拍一些幼儿橱子的照片给家长们展示,当然有表扬,也有鼓励,为幼儿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家园共同合作。
3.开展自主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离园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调整整个活动的灵魂。为此根据我们班级的情况我制定了一下的离园活动计划表。
随生活的提高,家长越来越多地愿意给幼儿买些绘本来阅读。幼儿感兴趣,并且又能做到让幼儿养成看书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幼儿看的书本就会越来越多,并且能够使幼儿的图书进行很好的漂流,幼儿可以在集体的环境中进行图书的分享。于是我组织了观看绘本这样的离园活动。绘本阅读过后,剩余少量孩子进行简单区角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地组织孩子们的活动,我们对区角活动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区角提供的材料要和日常活动区的材料不一样:首先要结合一定的教育活动,便于孩子玩,还要便于收拾。另外还要有挑战性,不能仅是固定玩法,打消幼儿的积极性。要有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大胆创造的材料,同时老师还要给孩子们创造挑战。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提供了以下的材料。
拼插玩具:幼儿最喜欢玩具,但是往往会产生玩具的收拾问题,为此我想了个好办法,可以解决具收拾时间太长、家长等候太长的问题。幼儿插好的东西,可以进行展示。放在外面的展示台上,这样孩子既不遗憾,并且还得到了展示,这样只收拾部分玩具就可以离开。我们也会定期开展幼儿拼摆的观摩。不过幼儿也有好办法提醒了老师,他们用委托的办法,让好朋友帮助他们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样孩子之间会更好地建立信任,也让别的孩子可以更好地利用材料来拼插。
跳绳玩具:材料简单、操作简单、孩子感兴趣是它最大的优势。
图书:结合绘本提供给,及时为幼儿添置最新的图书。
折纸:这是我们班孩子特别喜欢玩的活动。提供纸和步骤书就可以让他们玩很长时间,他们还会不停地挑战,互相学习,学会用工具书。定时我们也会开展观摩,有的孩子还喜欢爸爸妈妈来时送给他们。
益智区玩具:叠高楼、接力棒、钓鱼玩具。材料简单又具有挑战性,老师提供了比分牌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开展得很顺利。
每个周五的时候会对这个周进行总结、回顾,并对下个周活动的开展提出要求。然后剩余少量孩子开展部分的区角活动。幼儿经过一周的集体生活,会发生很多高兴的、生气的、新鲜的事儿。这时教师和幼儿共同来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况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方面给予鼓励、肯定,并利用“小红花”进行奖励。与幼儿共同再现快乐的事情,帮幼儿整理快乐的心情。这样,既沟通了师生间亲密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喜欢他,又消除了孩子急于回家的焦躁情绪,从而实现把每天的快乐带回家。
4.老师的相互配合。当然在这个离园的环节中更需要的是三个老师的配合,有许多的活动是需要每个老师各负其责,把住各个环节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初进行的时候老师都是延迟下班的时间,互相配合好每一个环节,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习惯养成了,老师的工作做起来也就更加轻松了。
5.教师转换与孩子的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教师像妈妈一样的爱。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只有幼儿感到自己是安全的,特别是心理上、精神上是安全的,是被爱和被尊重的,他才是快乐的,这种快乐表现为他内心的宁静、轻松和愉悦,这时他才有可能并且愿意去探索、去发现和去学习,也才能够非常投入地做他喜欢做的事,而不受其他情绪和需要的干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让幼儿感到我们班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爱他们的,在离园前的几分钟里我们会分别用自己的方式亲近孩子:摸摸孩子的手和头、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它们的小脸、说一句简单的悄悄话……虽然都是很小的举动,但我们得到的却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这种笑包含了孩子对我们的依恋和信任。每天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安静地等待着我们的亲近,并把这种幸福的感觉延伸到家长来接自己时,很兴奋地及时传递给家长。
五、对幼儿离园活动运用开展研究的思考
1.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离园活动室幼儿园一天结束的环节,也是幼儿最兴奋的时刻。教师在充分熟悉离园活动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活动目标和活动重难点,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安静有序的离园。教师在离园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前对离园活动事的熟悉,能够有效地提高离园秩序的效率,消除离园活动中不必要的干扰和障碍。
2.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我在近一年的研究中,对幼儿园离园活动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也总结了一些规律和注意事项。但是,由于研究的时间比较短,通过实例总结出的经验,在全面性和完整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继续关注离园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我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组内进行推广,通过更多老师的教学实践,让幼儿园离园活动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