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哥拙文(124)——养薄荷记

(2024-09-05 12:07:53)
分类: 方哥下水拙文


养薄荷记

 

      题记:让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产,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景物,写景文章一是以景就景,此第一层次;二是情景交融,眼第二层次也;三是景人合一,此最高境界也。小学学生能掌握第二层次已很不错了。写景状物描写中观察能力、言语技能、情感因素,都在细细描写中落实……拙文记之,与生共乐……

   

   每每春夏到乡下,在老家庭院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总能看到一大丛一大丛的薄荷——

   !那薄荷,小巧玲珑,绿油油的叶片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最下层的叶绿得深沉,像一把小伞盖住下面的根。

   叶越往上越光亮,最上层的小叶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那棱齿状的叶片油绿得似绿宝石一般,再配上微呈波状的边缘,让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我总要弯下腰,低着头,使劲地吸着,好似缺氧的人,一下子到了负氧离子很高的山荫绿道,碧海蓝天处。

   那一阵阵清香,直钻入鼻子,泻入身子,流入心头。

   如果,这时有一阵清风助力,吹皱一片碧绿。香随叶动浓几分,幽香浸满半庭院,一吸,沁人心脾,再一吸,心旷神怡。

   这种香,能让你全身轻松,能让你烦心生静,能让你杂念抛之。添之一分,则浓、则艳;减之一分,则淡、则素。

   如果有较多的空余时间,我会搬来一条小木凳,坐在那碧绿一侧,静静地浸在幽香中,香气氤氲,笼罩着我,微闭双眼,深深地呼吸,静静地享受着。

   不知不觉,一会儿,脑海里,让我想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此话甚是。

   秋天来老家时,有时,坐的时间久了,就细细地数着那一丛丛,一簇簇的碧绿清透,从不跟院子里的那些艳丽的花儿争宠。薄荷的茎干是淡紫色的,花是小小的,白色的,连串着,像一串串小绣球挂在枝干上。独自盛放,细碎碎的花儿,内敛,素朴。有了一种半山所描写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之感。

  于是,我有了想把这种香,带到自己家的冲动。每每读书、写作时,可看之、闻之,岂不美哉!

   薄荷不仅香气怡人,而且生命力顽强坚毅。

   种薄荷可以把整株连根带泥土一起种,但,更多的是只要剪薄荷的一些枝条,插在泥土里,放入水杯中,过一段时间,都能成活。

   我就从乡下剪了不少薄荷枝条,一路轻车,回到家里,东找西寻:一些带土的旧花盆,一些陶瓷的笔筒……把这此薄荷枝条种在旧花盆里,浇水;放在注水的笔筒里,算是正式“安家落户”了——

   书法桌上必须放上一笔筒的薄荷,薄香和着墨香,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怀素、山谷草书临一番,不知时光流。

   书房里必须放上几盆薄荷,薄香钻入书香,读诗诵词,改作写文,青莲、东坡诗词破几首,其乐亦融融。

   阳台上必须多放几盆薄荷,阳光滋润碧叶,清新淡雅,鲜亮闪烁,其生机勃勃焉。

   不过十来天,我的愿望实现了,只见这些枝条已成活了,有的如列队的士兵,挺拔如直;有的如碧绿的小草,柔嫩如玉……都好像长高了一截。小小的叶子呈纺锤形,叶子边缘有许多软软的小锯齿,就像桑叶的缩小版。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薄荷来我家已三年有余了,阵阵微风轻抚,拂过脸庞,送来淡淡清香,闻闻嗅嗅,那是我所熟悉的薄荷香。

   当然,我在养薄荷过程中也有学到了不少——

   如果一味地让薄荷长,她会越来越长,甚至可以至一米左右,但,枝条细小,小得如火柴棒。假如你喜欢也可,放在高处,如细小的柳条,随风飘香。

   薄荷茎细叶多,如果一直长下去,营养必然供应不上,因此,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进行“掐头”——剪掉细长的一大截,可以有效抑制顶梢继续抽长所造成养分的浪费,能让薄荷的侧芽长得更茂盛,还能让一株薄荷变成两株,两株变四株……这是种植薄荷繁殖的最快方法哦!

   她们一时去掉一部分“身体”,并不是屈服和毁灭,相反更能激发它们生长的斗志哦!以退为进,以屈求伸。

   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说法。薄荷也有一种类似“胡杨”的风格。为何?

   前年夏天,天气炎热,骄阳如火,我出差了十几天,阳台上的薄荷快半月没浇水。

    我一回到家,就急看那阳台上的几盆薄荷,坏了——原来绿油油的薄荷叶子,变成了焦黄的枯叶,有的散落在阳台上,有的还“粘”在茎上;原本一根根生机盎然的、如小碧玉丝带的茎,成了一根根干瘪的、如同生锈的小铁丝,弯弯扭扭,毫无生机。

   看着这“惨状”,着实让我心疼、懊悔一阵。这么办呢?要不重新再种一次。我把薄荷的茎捧在手里,仔细看看有没有含水份,没想到,一动,竟有一股比平常更浓郁的香气直冲我的鼻子,咦!这就怪了,薄荷的茎、叶都枯成如此焦黄,为何,香却不减,反而增之。

   我的心为之一震,把拔掉重种的想法抛了,暗忖,是不是在这焦黄的外表下,还有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抗争、在期盼、在涌动……我惊喜,连忙拿来水壶、注水、快步、洒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洋洋洒洒,如春雨润物,让她“吃”个够。

   看着这湿漉漉、一根根似细金丝、如黄织线的枯茎,在微风中颤动着、扭动着,好似在感激我的“及时抢救”,但,又无力说话,只能睁着一双双噙着泪珠的小眼,黄色的、金色的的泪珠……

   我的手啊!被薄荷的枯枝叶,染得满是香。

   我的心啊!也被薄荷枯枝叶,沁得满是香。

   于是,我每天一早,浇一浇这枯枝叶,细细地瞧,有没有变化。

   过了大约一星期,奇迹出现了,薄荷的枯枝上,竟抽出一点新绿,如破土的小草,柔嫩、纯洁、碧绿……在微风中颤巍巍的、在阳光下亮闪闪的,直晃我的眼。

    那一瞬间,我震撼了!小小的薄荷生命竟如此顽强,更何况人乎?

    就这样,一天天,薄荷的枯枝上竟长出更细的薄荷,一枝枝充满生机,幽素凉婉,纯粹干净,引人无限的怜惜。

    这绿色,难道就是这细得如丝线的枯枝“输送”的?我诧异了!

   这就是刘郎所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就是王观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更细小的薄荷依旧淡雅清香,醇醇的,柔柔的,沁入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如今,我坐在书房写此文时,眼前,睢!那薄荷,小巧玲珑,绿油油的叶片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最下层的叶绿得深沉,像一把小伞盖住下面的根。

   薄荷的清香侵袭了我的书房、阳台,整个屋子,真是薄荷香郁醉人心,风来更添清一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