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哥拙文(123)——舌尖上的象山
(2024-09-05 12:05:49)分类: 方哥下水拙文 |
舌尖上的象山
这是个神奇的岛屿,它是东方不老岛,蓬莱仙子国。它叫,象山。有如此高的评价,有如此美的名誉,不仅因为,它有令人留连的风景,更因为,它馈赠了我们象山人,自然的美食。
深秋时节,象山开渔节正值旺期,渔民们每天出海,归来,收获的是满舱海鲜,和喜悦的笑容。同时,人们餐桌上的主角,由一位“老大”取而代之。螃蟹,象山海鲜的标志,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期,人们在水稻田中发现了一种夹人虫,后来,大禹手下的壮士巴解带领民工挖河道,终于用智慧治服这种夹人虫,并且他们也发现,这种夹人虫煮熟之后味道极为鲜美。人们为了感谢他,便把这种夹人虫称为“蟹”,以表示对他的尊敬。而巴解也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让螃蟹逐渐成为了餐桌上的主流。
吃螃蟹,不需过多的烹饪与复杂的技巧。最简单,只需一锅沸水,一勺盐,几只梭子蟹十分钟的烹煮,一碗鲜美的菜肴——渔家白蟹新鲜出炉,两位将军躺在白玉盘中,威风犹存,由原先的灰甲变成了红披风,打开一只螃蟹,一股鲜香直钻鼻孔,包含着海风的清新,沁人心脾,光是闻闻就是一种享受。
上好的蟹黄与蟹膏都在红壳里呢!用筷子挑出来,红中带黄,似玉中珍品,清香夹着鲜美,顽强地直冲你鼻子,流入食道……迫不及待地直接放嘴里“咂”一口,或是直接用嘴在蟹壳里“嘬嘬”地吮吸,蟹的精华全部吸取,蟹黄油而不腻,蟹膏软而带劲,鲜爽无比。
洁白如玉的蟹肉,更是一大亮点。一口咬下去,满嘴溢香,在唇齿间缭绕。蟹肉润滑有弹性,无须多嚼便会融化自舌根,咽下后,仍有余味在舌间停留,令人欲罢不能,小孩子更喜欢用筷子挑蟹肉,再蘸上满满的醋,蟹肉的甜香与醋的酸爽相逢相融,让这原本就美味的蟹肉更是锦上添花,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于是乎,每当菊黄蟹肥之际,大人们一边品着美蟹,一边喝着老酒,小孩便握着蟹腿,咬一口肉,再吞一口汤汁儿,那滋味,美得没话说。难怪古人会为它赋诗一首:“红甲梭子透骨香,助情勿劝自千觞。最为世人美口腹,也学潇湘斗诗忙。”
螃蟹,只是象山美味的冰山一角。而当我们享受美食时,更应该感谢自然,感谢那些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