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2018-09-04 07:09:54)
标签:

黎族妇女

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018年8月11日

呼和浩特内蒙古展览馆

文化

分类: 走遍内蒙古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018811日 呼和浩特内蒙古展览馆)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黄翠花

黎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孕育、创造了许多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其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2006520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201881016日,作为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活动内容之一的“守望相助——56民族非遗邀请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展。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在展示活动现场,黎族妇女的织布技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繁复的织锦工艺和做工精美的作品赢得了人们赞叹。不时有好奇的游客聚拢到织锦的黎族妇女身边,询问传统的纺织技艺及织好布料的价格,有的游客还用手中的相机和手机留下这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的纺织工具主要有手摇轧花机、踞腰织机、脚踏纺织机等3种,其中最常用的为踞腰织机。踞腰织机,简称为腰机,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在织布时绑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用左手投纬引线,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纺纱,即把棉花脱子、抽纱,把纱绕成锭。染色,黎族传统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织布,用踞织腰机进行织布;腰机简单轻巧,容易操作。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刺绣,黎族的传统刺绣有单面刺绣和双面刺绣两种。刺绣的技术可根据针法、绣法和面料分为三个层次,把绣法、色彩、图案三者结合为一体。刺绣工艺精湛,图案朴实自然,富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姑娘一般13岁就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纺织,精湛的纺织技术因此而能够世代传承下来。黎族妇女发挥自由的想象力,创造了黎锦织绣的艺术图案。黎族织锦上有水波纹、藤条纹、彩虹纹、云雾纹、方块几何纹、星月圆点纹、草树纹、竹林纹、牛鹿凤鸟纹、槟榔树纹、昆虫纹、古人舞纹、房屋纹、谷类纹、青蛙纹、生活工具纹,以及较为常见的日月、星辰、雷电、山川、流水、云雨、白藤、碗锅、藤箱和龙凤、黄猄、水牛、鸡狗、龟蛇等动植物和自然界的物象等120多种。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这些图案是根据黎族的生活环境、地理条件等自然形象,通过艺术抽象化而形成的。黎锦图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妇女服饰上的各种花纹图案,以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生产工具纹以及三角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图形的纹样居多。另一类是刺绣在龙被、织锦壁挂、织锦挂包和各种装饰物上的图案,以人形纹、龙纹、凤纹、鹿纹、青蛙纹、树木花草、雷电日月水火等吉祥物居多。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织染布技艺让我们看到各地的黎锦风格多样,有的古朴淡雅,有的华贵富丽,有的潇洒轻盈,充分表现了黎族人民的才能和智慧,使黎族织锦成为黎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是我国传统纺织技艺的奇葩。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由于社会变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处于濒危的状况。主要表现在:

1.后继乏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黎族地区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青年人渴望从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喜欢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据我们研究,黎族山区除极少数年轻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刺绣外,而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承习了。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2.原料匮乏。原料匮乏是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无法完整地传承的重要原因。由于黎族地区很久就不种植棉花了,多年生的棉花在黎族地区只是零星的分布,外来棉纱已代替土纱。黎锦制作需要的其他纤维材料如树皮纤维、麻纤维、藤纤维等,也因近几十年山区开发建设,资源越来越稀少。黎族妇女能用多种原料染纱染布,但染色植物也越来越少,为了寻找一株染料植物,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加上如今多购买现成色线,人们对染料的认识也越来越淡薄。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2009101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技艺作为珍贵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已成为享誉全球优秀的海南特色和黎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20188月,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活动内容之一的“守望相助——56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从全国22个省区市筛选了56个民族最具各民族典型意义、又能体现民族间互助共有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71个,183名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展演。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展厅共分四个展区:体现各民族民间文学和传统美术的根脉相连;体现各民族纺染织绣类传统工艺的锦绣中华;体现茶叶和茶艺文化的古道茶香;体现各民族金银器、石雕、木雕、编扎、漆器等传统技艺的匠心筑梦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展览期间,除了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外,还有品茶休闲看曲艺音乐舞蹈戏曲天天演民族服饰对对碰传统工艺手传手等系列活动,能够让观众进行深度体验。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及贵州等省分均有分布。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在我国古籍上很早就有关于黎族先民的记载。西汉以前曾经以 "骆越",东汉以"""",隋唐以""""等名称,来泛称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这一族称最早正式出现在唐代后期的文献上,唐末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就有"()()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但普遍作为黎族的专用族称,则是在11世纪宋代以后才开始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服饰风格独特,无季节之分。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黎族女性习惯头带花巾,下身穿筒裙,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黎族妇女以前有纹身的传统习惯,现已不多见。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饰为大家展示他们独特的魅力的。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黎族妇女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图:玉文/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