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收银员——游戏中幼儿间的斗智斗勇
(2019-12-12 10:10:39)
标签:
杂谈 |
例如一次区域游戏开展时,其他区域的工作人员都已就位,只有水果店中源源和彤彤在为收银员这一角色争执,放在以前我采取的方式一定是进行干预和控制,说服经常担任这一角色的幼儿妥协,可以说角色分配的决定权在我,而且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但是案例中“争当收银员——游戏中幼儿间的斗智斗勇”,教师很少对游戏进行控制和干预,而是把这一问题抛给幼儿,让他们自由交往,并在解决冲突中学习交往策略。于是我在幼儿产生冲突时,做一个旁观者,把问题叙述一边给他们听:“你们都想当收营员,但是水果店只需要一个收营员怎么办?争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这样说的目的是让两个争吵的幼儿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这时旁边有幼儿提出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他们采取了但是源源是一个很强势的幼儿,他习惯主导游戏,做游戏的主角,所以他输了之后仍不甘心,而是阻挠彤彤当收银员,源源狡辩说:“我已经很久没当过收银员了,我就要当收银员。”正在僵持的过程中,性格随和的彤彤主动让出角色,她安慰自己说:“没关系,下次我再玩,还有机会的。”可以看出两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截然不同,她遵守游戏规则而且对于强势的源源不过与计较,用退让的方式化解了矛盾。通过这一个案例我发现,只要老师不再控制幼儿而是以旁观者去观察幼儿会看到幼儿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式。案例中“争当收银员——游戏中幼儿间的斗智斗勇”最后提出的回应策略也是可以借鉴的,是组织全体幼儿讨论游戏规则。在区域游戏评价环节,我会把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还原游戏情境,让大家讨论如果我们采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决定角色怎么玩才公平?怎么玩才有意思?当大家都想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幼儿共同制定出的规则幼儿更易遵从,而不是迫于老师的权威而依从。也是利用集体的力量教育这个强势的幼儿,让他意识到不友好的方式是不被同伴接受的,要学会沟通、交流、谦让等交往策略,同时我意识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不能只让能力强的幼儿站主角,要鼓励能力差的幼儿担任主角,加上对强势幼儿的引导。所以教师不要怕幼儿游戏中产生冲突,这样的时候更是孩子们学习的机会,要用灵活的引导和介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