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能英:蒋宜茂诗之叙评(三)||每周试玉(260)

(2022-08-04 00:27:53)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评

【云帆品读】刘能英:蒋宜茂诗之叙评(三)


庚子春博鳌观日出天开一线日光冲,染得云霞片片红。横置手机竖眯眼,楼台顶上摄苍穹。

【叙评】这是描写一个用手机拍照的场景。小小的瞬间,一吟而就。诗人兴趣来了,什么都可以入诗。随时随地随吟,俯拾皆是小调。写诗与写实的关系其实很难把握的。写诗不是写实,而写诗又离不开写实。所以就需要一种调和的要素,这个要素就是诗语的“灵动”。这个诗之灵动,有人说是一种天赋,有人说是一种训练。我更赞成是天赋。而我更认为这种天赋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诗之学习,就是对这种天赋的开发。

 

既然言诗,就离不开诗语。“天开一线日光冲,染得云霞片片红”为诗语也,诗语的特点是能够表现艺味的语言。“横置手机竖眯眼,楼台顶上摄苍穹”这二句其实不算诗语,非诗语的特点就是直接说。非诗语的介入,也不能说是一种错,在这里我只能说它是一种“即兴直言”。依我个人观点,前后二句置换一下位置,可能让诗的表现更稳一些。诗语与非诗语,不仅仅取决于诗句本身,也取决于它们的位置。因为,以非诗语起,以诗语来收,会使得非诗语也变成了诗语,而且更有余味。

本绝句的亮点是起句。“天开一线”形容的非常形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所以说它为诗语,就在于这样的形容是修辞性质。修辞者,诗味之本也。尾句的气势也蛮足的“楼台顶上摄苍穹”,但这里的“摄”如果再多做“炼字”会更好。诗语之为诗语,贵在有话不直说。

 

重庆北站偶遇客里风霜两鬓斑,年来更不得清闲。唏嘘呐喊梯桥挤,独背行囊抱子还。

【叙评】说是“偶遇”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偶遇”,不仅无独有偶,更可能是经常可见。所以这题目中的“偶遇”也可能是诗人的一种善良,一种恻隐吧。读者角度看来,这个“偶遇”就是“所见”。写实作品,饱蘸诗人之块垒。生活之艰辛,在茫茫人海中来不及看你一眼。春运大潮,让我欢喜让我忧。千山万水阻不断,我要回家。

 

诗人诗语,笔下流淌的,无疑是一种温度写生。大年风雪路是一种温度,行色匆匆归是一种温度,每个归程人的渴望是一种温度,作者的诗笔更是一种温度。看来一幅苍生图,道不尽多少悲欢离合,吟不断多少酸甜苦辣。状景以言情,这种情感的张力,看不到摸不着,却绝对能感觉到,因为它有诗的温度,有人情的温度。两鬓斑白是一代代的写照,更是生活的苦与笑。诗中有温度,是对这首诗的第一感觉。

本绝句特点,四句皆是写实句,不言情语,不发感叹,不做议论。而思绪在其中,感叹在其中,情味更在其中。这就是中国诗的经典特色。作者把握住了这点,可见对诗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看似写实,其实是写心。诗语还可以再精炼,将“含蓄”之品发挥得更从容。诗人的技巧来自于美学的谙熟,诗人的诗思则取决于诗人独到的视角。或许换个场景,偶遇到另一份诗缘。

 

评者简介

刘能英,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驻会签约作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驻校作家,鲁院第22届高研班学员。

 

作者简介

蒋宜茂,男,汉族,重庆市丰都县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全委委员。诗作散见《诗刊》《中华诗词》《诗词中国》《中国校园文学.青年号》《星星》《红岩》《大地文学》《中华英才》《重庆文学》《光明日报》《西藏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重庆晚报》等报刊杂志。诗作入选多种选本,多次获全国性诗歌征文与赛事奖项。出版诗集《窗外》《向青涩致敬》等。




每周试玉(260)|嘉宾【陈廷佑 梦烟霏 沈利斌 韦散木】


登张家界李元洛(湖南)浪涌连山到碧空,拍天声急我从容。飞身直上三千丈,心在狂涛第一峰!

陈廷佑点评:以浪开头,逐浪拍天。身追浪急,心比浪狂。浪来浪去总是峰。诗翁得大自在!

韦散木点评:此作胜在气势。化用李太白庐山瀑布手法,小诗自有大气象。

 

 

避新冠疫冉长春(四川)长攥银屏不出门,窗前黄叶正纷纷。一种心情分两半,盼新闻与怕新闻。

陈廷佑点评:好绝!试问此作可是先有结句,再溯得起、承、转三句?

韦散木点评:诗人一般在矛盾、纠结、尴尬、两难状态下最容易写出好诗,因为这时内心冲突最强烈。此诗是诗人居家避疫所作,末二句便是一种矛盾心理,是诗人看着电视心里盼着有疫情被控制住的好新闻,又怕有疫情反弹扩大化的坏新闻。近几日听到两句粗话,想想和写诗有些许关系。一是“有屁不放,憋坏心脏”,即是说诗需要把酝酿之气在合适的时间发出来,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放的,而是在快憋坏心脏的时候再发泄出来,效果更容易震撼人;另一句是“没屁硬挤,损害身体”,即是不宜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此二句话粗理不糙,读者权可一笑。另首句“攥”字似可再推敲。

 

 

太阳花朱浏德(安徽)一剪长盈寸,东篱净土栽。天生休黯淡,只对太阳开。

陈廷佑点评:结句“只对太阳开”甚佳。转句的“休”字应推敲,既言“休”,何言“天生”?

 

 

雪夜寄子美高昌(北京)白雪随诗至,长安寒渐浓。石壕贫可脱,茅屋酒堪逢。情贮三千顷,流光百万重。披襟大唐去,一览小群峰。

陈廷佑点评:白雪随老杜的诗来了,长安应该更冷了。石壕人脱贫了吧?跟老杜在茅屋对饮了吧?老杜诗情厚阔,诗德穿透时空,让人想重回大唐看山。此律不事险绝,娓娓直叙,却有情潮涌动。若梦若幻,思接千古,实乃上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段维(武汉)星霜变幻见沉浮,逐日云程无尽头。飞跃首先缘动力,百年三次是加油。

陈廷佑点评:此类题材,既无古人可师,亦未见乎当代。作者单刀赴会,灭此朝食,佩服!

 

 

美人蕉张桂兴(北京)丰姿滴翠小蛮腰,雨洗风梳分外娇。久立窗前却无语,伊人伴我度清寥。

陈廷佑点评:美人做完美容,久立窗前,陪侍吟诗,这是坡仙级的享受啊。夫子好福气,羡煞人也!

 

戏题银杏安全东(四川)天老寒无骨,山贫瘦失衣。北风偏厚汝,不遣一钱飞。

梦烟霏点评:得一戏字,拟之便形象,不着于外相如如,只一筋骨自有味道。结尤其辛辣。

 

 

坐胡新玲(山东)灯火阑珊幻亦真,窗前独品碧螺春。茶氲袅袅幽思远,旧照烟黄看出神。

梦烟霏点评:清浅之作,或言道得眼前景,心中事便是佳处。

 

 

初雪归来周玉成(兰州)初寒又遇羽毛飞, 落地无尘映月辉。苍霰茫茫烟霭起, 白云雾里踏花归。

梦烟霏点评:颇有趣味,有清净之思。三句略重复。

 

 

年陈曦骏(上海)仙阙梨花头鬓吹,先开最北两三枝。山阳笛里故人远,白雪歌中流景驰。言不讳常遭按剑,心多虑似走弹棋。深斋听雨夜鸣瓦,闲看阶前苍藓滋。

梦烟霏点评:丝竹中年,饶是况味如斯。沉厚之作,起结尤其喜欢。

 

 

浣溪沙·别情张玉萍(广东)寂寂深闺灯半昏。无端泪落湿罗裙。难眠夜里忆何人。残月窥妆窗外见,夜蛩低语梦中闻。醒来思绪乱纷纷。

梦烟霏点评:纷纷别绪,此类一个真字即是佳处。颇有拟古人闺怨之意。

 

 

晚过威远炮台旧址廖润昌(广东)潮退红林晚,披霞雁影分。斜峰归落日,孤馆卧沉云。树带江皋白,烟凝古炮曛。兴亡多少事,过客不堪闻。

沈利斌点评:前六句写景,看似寻常意象,但诗情所至,读来便觉沉郁、厚重。尾联所发之慨,借前面所造之境顺势而来,以“不堪闻”三字而止,实则蓄情于诗外,读未尽之言感未尽之意。锤炼动字甚佳。

 

 

次韵郁犁先生贺《梁余雅韵》出版白红亮(山西)两地吟心吐寸衷,吾笺小字寄遥同。康哉多少豪情句,玉振金声出殳虫。

沈利斌点评:贺诗有真情意,誉而不谀,在当下亦是难得。前二句流丽婉转,第三句本已蓄势,惜尾句“殳虫”一典略僻,使全诗气势稍滞。绝句尾句用典或僻语,当慎之,如用之不当,便觉全诗不够畅达,亦损诗之余味。

 

 

春雨瘦西湖蒋昌典(湖南)舫泛波心眼欲迷,空濛但觉雨中奇。东君也惜西湖瘦,一夕轻霖小涨肥。

沈利斌点评:首句“眼欲迷”,因是一缘“空濛”,二缘景色迷人,二句化用苏轼句贴切自然。三句点“瘦西湖”之名甚巧,又借“东君”之情,点“春雨”之题旨。此诗视角、情思皆可供人揣摩,诗人之诗,当是如此。

 

 

控夏正明(重庆)常伫楼台立路边,秋毫之末亦能观。假真美丑皆窥尽,唯有人心监控难。

韦散木点评:立意与视角甚佳!末句对比转折有看点。惜乎文字功夫稍浅弱。

 

 

与高楼维修工聊天之二孙寅(北京)危楼岂敢荡秋千,生死攸关心亦悬。作业半空知谨慎,离乡千里盼团圆。闲忙无怨亲朋少,上下全凭绳缆牵。笑是裁云换衣食,安然落地胜登天。

韦散木点评:日常题材,写出温情。全诗不用典故,全用自身描述,反觉亲切。尾联写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生活再艰难,平安健康永远是第一位!

 

 

唐多令·黄昏湖畔看拒霜花文裳(苏州)暮色渐朦胧。拒霜开正秾。约斜阳、一例残红。如此酡颜须借酒,谁共我,醉千钟。栖老大江东。秋心束几重。碧云天、望断征鸿。人与湖山憔悴也,浑不似,木芙蓉。

韦散木点评:词韵深长,语言近乎浑化!颇耐品玩。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 论齿为序

 

 

陈廷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深州人,1954年出生,长期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任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华书画家杂志第一副总编,在巡视员职务上退休。先后出版《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两部专著及长篇小说《龙脉》。

 

梦烟霏  辽宁锦州人,七零后,爱读书,喜诗词。

 

沈利斌  浙江湖州人,19827月生。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小楼听雨》诗平台编审,自辑有《月影轩诗词》。

 

韦散木 1988 年生,广西河池人,壮族。著有诗集《无量春愁集》,入选“好诗词”第一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