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山梅雨:评当代诗词(83-104)||安徽省诗协点评刊第13期(总第208期)

(2022-07-23 15:33:03)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评

诗路花雨|孤山梅雨:评当代诗词(83-104)


评者简介:

 

 孤山梅雨 本名张奕。杭州人,旅居美国。医学生理学博士。《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喜擅诗词、现代诗、诗歌翻译、诗词赏析和文艺评论。痴书,爱乐,尚云游。诗词作品收入海外诗库、诗集《天涯诗路》《中外诗词三百家》《中国当代民间格律诗选》等。

 

 

【孤山梅雨:评当代诗词(83-104)】

 

 

绝句二十二首

 

付向阳(湖北)

一阵狂风摧劲树,飘飘红叶作钱飞。

有心采撷三千片,典与酒家扶醉归。

 

孤山梅雨评:

转结句不乏浪漫:“有心采撷三千片,典与酒家扶醉归”。--- 不过,想得美!三千红叶能抵支付宝三元大洋否?只见店小二走来一看:“看官,碎黄叶店铺外银杏下一扫几箩筐… 要不付大侠写个对联充酒资如何?幸亏本店老板业余也爱吟诗填词,听说他还常投稿一个叫《小楼听雨诗刊》的微刊,…您听说过没?”

 

 

陈镇(河南)

十年棱角未磨平,独木曾支大厦倾。

心较比干多一窍,每于绝顶看风生。

 

孤山梅雨评:

古今政治人物比较,比拟议论精准灵动。起承句写邓公比干之共性,倆人皆乃功绩卓著的辅囯大臣,敢直谏,又临危扶大厦于将倾。转结比兴新颖,颇契合俩人性格作风差异,间接渲染了比干千古第一文死谏之忠烈,和邓公善周全隐忍之政治智慧。

 

 

辛丑十月初二黄昏雨转大雪(中华通韵)

褚宝增(北京)

宣告明天是立冬,北风从此可从容。

江山自愿暂萧瑟,为使江山颜色同。

 

孤山梅雨评:

这首诗前两句和转结句分开看构思似乎别有。但前后勾连是否不够紧密?照理立冬后北风得了令箭应该更任性?所以其后的江山萧瑟与颜色同(譬如下雪)并非江山自愿,而是北风与气温说了算。

 

 

丁永海(甘肃)

老丑方离小丑来,装腔作势扮钦差。

无一例外火三把,布下遮人耳目霾。

 

孤山梅雨评:

作者把戏的角色形象内容与自古官场诀窍之新官上任三把火和擅长混淆视听断了个明白。赋笔简洁生动。余味或可有所增加。

 

范东学(湖南)

浪漫情心未曾锁,常翻相册茶几左。

旧时光向此中寻,能晤青春年少我。

 

孤山梅雨评:

怀旧心情刻画自然。通过频繁翻阅旧日照片重新回味或寻找青春之我,或有未践之浪漫呼唤?用语平实,令人回味。

 

 

返京路上感赋(新韵)

郭通海(北京)

望断炊烟满腹情,檐前听雨欲还童。

乡愁最是难割舍,鸡犬之声带进城。

 

孤山梅雨评:

诗人还乡返京途中仍然身心处于故乡种种情景包围,并且层层递进:炊烟袅袅,檐前听雨,渴望返老还童… 一结最妙,好象鸡犬之声也带进城了!故土情结难以自拔也。

 

 

蒋昌典(湖南)

锁向金笼亦可怜,香波绿暖总矫情。

纵能巧舌如人语,怎及黄莺啭一声。

 

孤山梅雨评:

诗人把鹦鹉的生存处境与生涯特色刻画得精准。诗背后的寓理则见仁见智了。金笼鹦鹉学舌或是一种自然天性,或是讨好主人的智慧,也可以暗喻环境所迫。转结句点出鹦鹉不及黄莺的关键,但描写含蓄:“纵能巧舌如人语,怎及黄莺啭一声”。

 

 

泰顺南浦溪碇步

李利忠(浙江)

碇步真同琴键悠,溪云喜与笑声侔。

客如百指兼千指,流水高山弹不休。

 

孤山梅雨评:

把水上碇步当作琴键,将客履络绎不绝比为拨弦手指,通感南浦溪流之妙,佳思也。有天人合一境界。

 

 

立冬日观落叶雪景得句(新韵)

齐蕊霞(河北)

玉屑萧萧播不休,苍茫大地溢寒流。

严冬开幕在今日,落了翩翩一地秋。

 

孤山梅雨评:

起承句气势,冬雪寒流滚滚而来,铺垫卯足劲。转句好一个“严冬开幕在今日”, 时语入诗响亮,随之翩翩玉屑立即占领了一地秋之大本营!大气中仍显飞雪身姿袅娜。

 

 

某乡村

全尚力(浙江)

甜瓜累累桂飞香,留守村娃脸半藏。

堪叹西风删日月,白头三五拾秋光。

 

孤山梅雨评:

起承句描摹村娃藏脸甜瓜桂香之中的温馨,衬托了转结句老人白头并行“西风删日月”的人与自然同入秋之悲凉。而这种悲凉之意通过(三五留守老人)“白头拾秋光”的意象达到了高潮。

 

 

辛丑立冬下大雪

訾春英(河北)

雪绽晶莹谁剪裁,寒风吼叫梦铺排。

立冬一统淫威至,多少秋情未抒怀。

 

孤山梅雨评:

此诗好在转结议论抒情别样。立冬大雪终结了未曾尽展的秋情种种袒露,读来令人伤感人间所有未伸之志,之怀。隐隐有宿命之无奈。

 

 

咏落叶

田瑞宝(四川)

夜来小雨细无声,相拥枝头正煽情。

路过西风真放肆,心中思绪怎能平?

 

孤山梅雨评:

“落叶”仿佛是原配,那“西风”则犹如成功逆袭之小三儿。故一结不平心绪乃意料之中……

 

 

生炉(竹词)

张孝玉(安徽)

先加木炭后加煤,一片烟云攒作堆。

火到纯青才体会,全凭样扇不凭吹。

 

孤山梅雨评:

生炉生出理趣,诗意。妙哉。

立冬吟

邱晓英(湖北)

一夜寒风卷入冬,枫凋菊谢失花容。

乾坤有序君休叹,待看梅红伴雪松。

 

孤山梅雨评:

此绝颇象是给立冬节气写的广告词:我来了,我凋花了,我预言雪梅香了……

 

 

 

冬日题垂柳

方瑜泉(湖北)

入夜千星伴,迎晨百鸟啾。

冬来春不远,底事久垂头。

 

孤山梅雨评:

此绝写冬柳角度颇独特,诗人不写冬日柳条冷涩枯萎意境,而用星伴鸟鸣与春天还遥远吗的乐观景象问到:“底事久垂头”。-- 自然诗人未答。冬柳也不语。于是整首诗结在蕴藉余韵之处。

 

 

冯丽芳(广东)

才觉秋风好,原已秋风老。

不同镜中人,青青犹是草。

 

孤山梅雨评:

这首绝句亮了。起承句分明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名句之诗词版本:“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才觉秋风好,原已秋风老。”。万物恒变,催生桂馨菊灿和稻熟瓜甜之秋风何尝能逃过? 转结句感叹物是人非,似乎青青草通过代谢而某种程度逃过了变化带来的不利。当然这种比较是不对称造成的。因为人从种群而言也是镜中人不老的。

 

 

辛丑立冬京畿暴雪

江农(天津)

雪霁天颜灿,风寒野色沉。

立冬须砍菜,无奈老农心。

 

孤山梅雨评:

同一场雪,天颜灿,菜农忧,彰显了诗人的悯农情怀。

 

 

辛丑北京初雪

宋彩霞(北京)

最爱此颜色,晶莹洁白时。

随风可融化,生死不瑕疵。

 

孤山梅雨评:

此诗状雪结句乃诗眼:“生死不瑕疵”。可谓神句天赐也!

 

 

 

独自放烟花

莫柳娟(广东)

七色人生道,犀燃梦有无。

拼将精绝处,点亮一心孤。

 

孤山梅雨评:

诗人绝妙心境。把孤独之情与烟花之璀璨并璀璨后之寂寞一起绽放,探寻“七色人生道,犀燃梦有无”。一种心灵之洗礼。

 

 

观嘉定菊花展感怀

吴灿华(安徽)

万菊一如陶,有谁曾折腰?

冷香今得染,何患市尘嚣。

 

孤山梅雨评:

起承句活用典故,写出了秋菊新气象:“万菊一如陶,有谁曾折腰”?

 

 

山中品乐

王贞友(四川)

林鸟鸣翠色,山溪弹古琴。

身边云不去,伴我品清音。

 

孤山梅雨评:

听鸟鸣溪流如乐,山中之常见常感。诗好在转结句意境凌空而出,“身边云不去,伴我品清音”。突然冒出一个自然界的品乐知音,既是山泉鸟鸣之音不俗,也是诗人与云鸥为盟之高情体现。境界顿如云翥矣。

 

 

南飞燕

戴庆生(南昌)

恋乡情意切,霜降始南飞。

临别犹回首,春归我亦归。

 

孤山梅雨评:

结得出彩:“春归我亦归”,通过拟人化描写,诗人成功地达到了与南飞燕共情和/或移情的效果。




安徽省诗协点评刊第13期(总第208期)


本期点评老师简介

 

张华,男,汉族,1974年10月出生于安徽贵池,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诗教部副部长,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池州市杏花村诗社社长,《现代青年》2018年度人物“十佳诗人”。

 

 

微刊撷玉评析

 

1. 破阵子·秋收时节

操礼端

大雁高空练笔,红云破处斜阳。放学归来人未见,奶奶声邀打谷场。祖孙一起忙。   玉米横排见郭,高粱竖挂成墙。大豆装完衫贴背,留守儿童百味尝。深知五谷香。

点评:俗中见真雅,小事窥大义。本词选取留守儿童放学后的一个片段,把留守儿童参加秋收劳动的情景写得恍若在眼前。上阕写时写事写人写景,开篇大气,叙事精准,笔力非凡。下阕以丰收景象开始,又将焦点放在留守儿童的身上,虽然汗流浃背——“大豆装完衫贴背”,却因此而“深知五谷香”,一个坚强、勤劳又懂事的留守儿童形象已跃然纸上,十分丰满。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既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秋收景象,更深刻触及当代农村一个普遍的现状:参与秋收的只是“祖孙一起忙”了,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这么厚重的立意,作者却能这么轻松而通俗地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深厚文字功底。若有可酌者,愚以为唯“留守儿童百味尝”一句稍嫌过实,未留空间,以为憾也。

 

2. 长相思·秋

张扬中

云悠悠,水悠悠。湖上风来浪白头,天凉好个秋。    酒如钩,诗如钩,钓取烟霞归小舟,月斜楼外楼。

点评:这是一首精致的小令,词句清雅,尤其“浪白头”一句,十分出彩。作者善于运用通感,且如羚羊挂角,有着又无着,浑然天成。湖上风来浪白头,是天之秋也,亦人之秋也。酒如钩,诗如钩,皆因月如钩也。烟霞归舟,已有尘外之意,而以楼外楼为结,又给人以无穷想象的空间。微疵者,“天凉好个秋”一句,感叹得稍嫌底气不足。

 

 

微群投稿点评

 

1. “七夕”偶得

赵可畏

冰轮低挂半空斜,似见牛郎织女家。

如此良宵如此景,西窗谁在奏琵琶。

点评:自古七夕多诗,故翻新不易。此诗以西窗剪烛之典,暗喻离人遇佳节之感伤,颇有意趣。结构上得绝句之法,起承转合,浑然一体。微疵者,炼词。如冰轮一般指满月,此与七夕不合。琵琶一词,也有固定意象,于诗境有隔。

 

2. 南歌子·茉莉花

张世芳

玉骨青枝瘦,冰姿素面妆。守恒妆夏舞霓裳。破蕾千丛碧透、溢清凉。    惹客离弦唱,余音久绕梁。一朝簪佩上华堂。入盏佐茶蕴味、齿留香。

点评:上片为状,下片为用,亦是咏物诗常见之法。惜颇多词语堆砌,却无一魂以系之,造成词义混乱。如玉骨、冰姿,多形容梅花;离弦、客,有伤别意;簪佩上华堂,又另开一层;佐茶余香,与之前种种也嫌不搭。

 

3. 秋夜

杨水生

夜雨敲窗灯泛光,西风东进感新凉。

于潇潇处曾心许,可否还能共一场?

点评:秋夜所感所伤,跃然纸上。起承虽平平却正是绝之起法,转结本可出奇,惜结句没有跟上,“可否”“还能”语义重复冗余,“共一场”前无呼后无应,让人迷惑,且未能拔高,故整诗略显蛇尾。

 

4. 大别山梦幻彩虹瀑布观感

刘忠信

滔滔不绝猛飞倾,直下悬崖天地鸣。

穿谷汇河冲雾落,围洲绕岛向阳呈。

光辉银雨半空亮,虹架云烟百里明。

山水画廊堪独秀,皖西胜迹远扬名。

点评:首联写总,中二联特写,尾联点题作结。结构清晰,词句通俗,写的颇有气势。略不足者,成语入诗一般为作诗之忌,滔滔不绝、山水画廊皆是;向阳呈,与围洲绕岛结合,似有凑句之嫌。

 

5. 刘氏官庭

刘如松

官庭立世姓依刘,传业至今三佰秋。

画栋雕梁均出彩,飞檐碧瓦属名优。

举头天井卧牛阁,入眼山窗走马楼。

沐雨经风辉灿在,精工建造后人讴。

点评:突出描写刘氏官庭的建筑精良,全诗格律工整,结构清晰。不足者,词句多显俗气,味寡而余韵不足,如至今、均、属、建造等。

 

6. 秦潭湖秋夜

丁亚中

岁至中秋暑尽消,平湖夜色亦妖娆。

芳堤柳叶临风翠,幽岸芦花照水娇。

点点霓光波面闪,融融月影浪中摇。

小舟一叶浮云上,荡过秦潭第几桥?

点评:一幅优美的秦潭夜色图。尾联以问句作结,尤其出彩。颔联“柳叶临风”、“芦花照水”似乎离夜色远了一点,颈联的波面、浪中亦未免有合掌之嫌,且中、叶重字,当为小疵。

 

7. 瞻仰赵朴初故居(新韵)

叶家旺

朴初史第墨池香,胜地宜城熠紫光。

四代翰林跻进士,三轮科举选才郎。

履行佛事名声耀,统驭联盟业绩煌。

悲悯好施人赞许,水流不断续慈航。

点评:以故居,怀故人,述故事,赞慈心。史第,当是故居的生造词,不妥。“胜地”句有点脱题了。履行佛事、统驭联盟,非诗家语。续慈航,也不甚准确。

 

8. 登高触怀(新韵)

谢长富

丹叶传秋讯,长空雁阵图。

登高天地阔,咏唱气神舒。

非是常人骨,安当市井徒?

未圆年少梦,岂效路穷哭。

草木多兴替,人生总起伏。

青丝渐染雪,诗稿作遗珠。

点评:起句开阔,承联亦佳。铺陈奇峭,结句草草。拿掉三四联,依然成五律,盖因此二联与全篇联系不紧而致。若第二联的下句能稍改一下,串起三四联,则不失为一篇佳作。诗家用词用字皆应力争做到“无一字无来处”且“无一字无去处”,所谓前后呼应、左右关照,浑然一体也。另,骨字撞韵,也应注意。

 

9. 临江仙·霜降感吟

胡琴

红叶深持灿韵,清秋渐隐幽居。长空飞雁仅些余。冷风欺落叶,寒意探茅庐。    纤指流沙漫过,鱼纹霜鬓轻扶。少时孤傲已全无。人生堪似梦,岁岁怎如初?

点评:好词!上片写霜降时眼前所见,清秋红叶,长空飞雁,幽居茅庐,冷风侵肤,一派霜降景象。下片以纤指流沙暗喻时光漫流,感叹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已是深秋,正是:眼角鱼纹鬓上霜,已无青涩少年郎,人生正值秋风起,回首方如梦一场。冷风欺落叶,寒意探茅芦,非霜降何是?人生堪似梦,岁岁怎如初,非感吟何是?全词紧扣主题,结构清晰,文字清雅,是一首成功的感怀作品。若有微疵者,少时孤傲句略嫌过白。

 

10. 渔歌子·荷塘夏韵

黄坤

十里沟塘满碧荷,蝶舞蜂飞听蛙歌。俊俏妹,帅呆哥,莲间摇橹荡清波。

点评:韵味十足,引人遐思。不足之处,词律有不谐者。《渔歌子》又名《渔父》,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中间的三言两句亦用对仗。本词中第二句宜用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式,第三句俊字处应用平声,历代作品中,未有此处用三连仄者。

 

11. 游云岭感书

沈守华

胜境泾川拜高节,虔诚顿首暮云寒。

抛头矢志戈江涌,救国英风万壑丹。

同室操戈磨障眼,忠心映日怒冲冠。

男儿杀敌垂千古,世代炎皇敬圣贤。

点评:游云岭而感当年英烈赤胆忠心,矢志救国的精神,读来令人动容。然作品略缺诗味,词句多非诗家语。另:戈江的戈,磨障眼的磨,当是错别字。贤,一先韵,出韵了。世代炎皇,不知何义。

 

12. 妻生日有寄

张西宁

金秋桂子散甜香,蜜烛照中亲满堂。

日月谁堪青鬓失,尘沙未易素颜妆。

每惭才略输司马,多谢忠勤似孟光。

回首半生云共度,凭阑一曲凤求凰。

点评:在妻子生日之际,回首一起走过的日子,有感慨,更多的则是甜蜜,这从诗中用的两个典故就可以看出。作者以举案齐眉的孟光作比妻子,以司马相如、卓文君凤求凰的典故回忆两人的过去,甜蜜幸福令人羡慕。若能以展望未来作结,效果可能会更好。

 

13. 汨罗文化园谒屈子祠

于娜

岳阳直下访三闾,文化园中木已秋。

风卷柳帘溪径曲,芳沉桂蕊古祠浮。

楹联难尽美人意,龙棹时停香草洲。

孑立楚堤望汨水,心追暮色泪长流。

注:园中有湖曰香草。

点评:首二联交待时间地点并写景,颈联转向祠主故事,以最具特色的美人香草让人一眼即知所咏者何人,尾联发出感慨,吐露心声。此诗结构与杜甫《蜀相》极其相似,是一首较为成功的怀古诗。结句的暮色一词,易让人误解,或可更拔高一层。盖因盛世怀屈子,当于旧时大不同矣!另,闾为平声,六鱼韵,首句若平收则应押韵,故此处出韵了。

 

14. 上海黄浦江

鲍世勇

借得马良神笔画,人民绘彩浦江边。

楼林突刺蓝穹里,车涌明通绿蔟穿。

世界依湾流动脉,炎黄支点跳登天。

云来水韵氤氲远,揉眼怀疑梦幻悬。

点评:律诗的立意、布局、结构、炼字、选词、造句、对仗、格律等皆有一定法度,略失其一便缺了诗味。此诗尤其在炼字选词造句方面略显粗糙,使整诗乏了诗味。

 

15. 咏池州市老年协会桑榆情队表演

谷卓义

仙姿玉质出蓬莱,面泛桃红笑靥开。

八段刚柔拳力壮,五禽跳跃虎功魁。

扭腰活血除心火,摆手舒筋去病灾。

喜看徐娘精气旺,身轻体捷舞瑶台。

注:八段、即八段锦。五禽、即五禽戏。

点评:老年人上台表演八段锦、五禽戏,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有心理的锻炼,除了能健身祛病,更能够愉悦心灵,故有面泛桃花,身轻体捷之所见。这首诗整体上主题突出,结构完整,韵律明快。只是在选词上应更精炼准确,如仙姿玉质与徐娘,似乎有点隔了。

 

16. 行香子·重阳感怀

胡鹏

山菊金黄,岁又重阳。秋风清露鬓添霜。身无长物,亦少荣光。只一橱书,一架笔,一间房。    远山夕照,云霞飞翥。任桑榆暮色牵肠。茱萸幽壑,登陟遥望。许国昌盛,家和顺,韵流芳。

点评:上片写小情怀,下片写大胸怀,立意、布局皆佳。添霜、牵肠句皆一语双关,显示出作者文字功底不一般。微瑕者,一是亦少荣光句略显随意,二是韵流芳句因前面没有交代,稍显突兀。

 

17. 桂树

詹传珍

绿云剪叶四时彻,十月繁英满目鲜。

枝上何曾宿凡鸟,只将馥郁向君旋。

点评:“绿云剪叶”,“繁英满目”,皆桂之性也,且用词雅致,诗味甚浓。“四时彻”、“十月”却非桂所特指。枝上不宿凡鸟似乎与梧桐更贴切。而以“何曾宿凡鸟”与“馥郁向君旋”做转结,看不出内在的必然联系,显得勉强了。

 

18. 潜山市诗协重阳节慰问张维成老先生

黄洪应

重九文坛情意长,下乡慰问老诗狂。

出言恳切同欢喜,执手殷勤问健康。

赞他伏枥头全白,启我灵思笔亦香。

松柏豪情终不减,弘扬国粹共飞翔。

点评:记录了两位老诗友重阳日相见的情形,首联重九道明时间,下乡说明地点,中二联问、赞二字点明题中慰问之意,尾联以勉励共同弘扬诗词国粹之希冀作结,亦扣诗协之题。全诗语句通俗,情感真挚。不足之处,颈联失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