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微塾】错综句||省略句||紧宿句||互文及警句||

(2022-05-07 21:37:1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词知识

【诗词微塾】错综句


诗里运用特殊语序的句子,叫错综句。一是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不得不在语序的安排上作一些变通;二是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有时是对仗的需要,有时是为了突出重点。比如“红取霜风实,青看雨露柯。”“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表示色彩的字如果放在句中,就埋没了,得不到强有力的表现,色彩的亮度和饱和度可能会有所削弱。色彩是诗人感受最深的,也是他要着力表现的,因此把色彩字放在句首,成为独立观照的对象,色彩就更醒目了。这样写,诗人的感觉就很到位。

 

下面分成十个小类讲这种错综句式:

 

主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正常语序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正常语序是: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啭黄鹂。

满眼春风最多恨,无言似笑小桃花。(孔平仲)

——小桃花无言似笑。

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杜甫)

——英雄事去矣,割据心荒哉。

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峰。(杜甫)

——石镜月经心,雪山峰到面。

 

宾语放在谓语前面: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

——柳色映春山,梨花藏夕鸟。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

——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空自许塞上长城。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

——独寻人去后之秋草,只见日落时之寒林。空,是“只”的意思。

 

空语挪前: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孟浩然)

——忆维扬旧游,维扬,扬州。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

——尚有生长明妃(的)村。

 

主宾换位: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

——黄花报霜信。黄花,菊花。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

--风折(之)笋垂绿,雨肥(之)梅绽红。

 

定语挪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锦官城花重。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刘克庄)

——嫩绿叶浮,香黄橙切。“切”表被动。

 

定语与中心词换位: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况有卓文君。(李商隐)

——成都(之)美酒

 

状语挪前: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

——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毕竟”副词状语挪前。

 

状语挪后: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陈抟)

——频入梦。频,状语挪后。

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

——斜映篱。“斜”,状语后置。

 

状语貌似实语: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杜甫)

——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山间岚气中)坐。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

——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隔岸横舟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杨万里)

——黄牛无数(在)春晴中放(牧)。

 

连动式部分谓语挪前: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白日须纵酒放歌。



【诗词微塾】省略句


省略句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

 

名词语——诗句中不出现谓语,只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杜甫)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杜甫)

补足:“烟火冲寒,隐约见军中之幕;牛羊归晚,依稀认岭上之村。”

补足:时序迁流,百年之心已碎;乾坤浩荡,万里之眼徒伤。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

——补足:岸上细草如茵,微风吹拂;舟中危樯高耸,独自夜泊。

 

关系语——用来表示与动作有关的时间,处所,因果等种种关系的词语,但这些词直接与动词联系,省略了介词。

读书云阁观,问绢绵官城。(杜甫)

——读书(在)云阁观,问绢(在)锦官城。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杜甫)

——暮,于暮时。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

——市远,“因为市远”;家贫,“因为家贫”。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杜甫)

——画图,“以画图”,关系语表示工具。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杜甫)

——浊酒,“为浊酒”,丹砂,“为丹砂”。关系语表示目的。

 

动词的省略。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杜甫)

“犹”字后面省略“辉映”,“自”后省略“回荡”。

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杜甫)

“仍”后省略“存”,“已”后省略“发”。

 

省略语气词。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

句末省略语气词“呢”。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句末省略“吗”。

 

省略连词。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杜甫)

——“翠柏虽苦而犹食,晨霞虽高而可餐。”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因)水深(故)鱼极乐,(因)林茂(故)鸟知归”。

 

省略相反的字: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今)儿女忽成行。昔与今,相反。省略在诗句里的运用,可以提高意象的密集性与直观感性效果,使诗句更加精炼。



【诗词微塾】紧宿句


指一句诗中包含着两个意义上的句子。紧缩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表示因果关系:

一个词或词组表示原因,一个表结果。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杜甫)

(因为)水深,(所以)鱼极乐;(因为)林茂,(所以)鸟知归。前因后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星垂(因为)平野阔,月涌(因为)大江流。前果后因。

 

表示目的:

客病留因药,春深买为花。(杜甫)

客病留,因药,春深买,为花。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杜甫)岸花飞,(为)送客,樯燕语,(为)留人。

 

表示让步: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杜甫)

前面的词组表示前提,后面的词组表示与前提相反的结果。“翠柏虽苦而犹食,晨霞虽高而可餐。”

 

表示并列: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杜甫)

 

表示选择: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杜甫)下句表选择。不在杭州,定在越州。

 

上下两句表示不同的内部关系:

不为困贫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杜甫)

(若)不为困贫,宁有此。表假设;只缘恐惧,(故)转须亲。表因果。

 

表示承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按时间顺序相承,不能颠倒。即(先)从巴峡(而后)穿巫峡,便(先)下襄阳(而后)向洛阳。

 

紧缩句使诗句更简洁,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比如杜甫的名句:“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这是两个转折关系的紧缩句。由于谓语成分省略,语言产生多义性。“落日心犹壮”,第一种解释,虽然心己像落日,但它仍然强壮。第二种解释,我的心不像落日,它仍然强壮。两种解释都可以。“秋风病欲”,第一种解释:虽然病已如秋风,但它会很快痊愈的。另一种解释:我的病不像秋风,它很快会痊愈的。诗句具有多义性,与紧缩句的运用是分不开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细腻、准确、传神。我们学诗,对于句法要作深入研究,一为欣赏,二为借鉴。



【诗词微塾】互文及警句


诗人造句时,为了避免意思重复,使诗句更精炼,而省去一些字词,这种句法叫互文句法。比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即为“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互文句法,使句子简练,内涵更为丰富。叠句法。这种句法在古风、乐府中用得较多。诗中采取重复的句式,使诗意得到强调。比如《木兰辞》:“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合句法,一开一合,更能体现诗歌精炼的特点,它省略了关联词,但读者可以推断出来。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略去了转接词,(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忽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虽然)大道如青天,(但是)我独不得出。我也有李白这样的感叹。

 

按诗句性质不同,诗句分为四大类:

 

情句——抒发感情的句子。

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李商隐: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景句——描写景色的句子。

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事句——主要写人事的句子。

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理句——发表议论,含有哲理的句子。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曹松: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四种句子往往互相联系,形成情景交融,事理结合。我们在读诗时要加以品味,在学写诗时要练习这四种句子,这是基本功。

 

诗中有警句,通篇生色。警句由于思想内容不同,题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写社会的警句: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对比手法,把贫富对立的现实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惊心动魄。

 

写哲理的警句: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歌颂野草的生命力,揭示哲理: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的。人处于逆境中,不要灰心,对未来要充满信心。我时常用这两句诗自勉并鼓励朋友。

 

写景状物的警句:

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诗人写残留的晚霞和澄澈的江水,清新圆美,千古名句。辛弃疾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写农村春日美景,野荠花盛开,不怕风吹雨打,而城中的桃李却不如农村的野荠花。句子含有无限生机和蓬勃奋发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