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是如何让副职抬上高位的?
(2024-07-14 08:43:47)
标签:
财经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旧的政策、旧的组织制度、旧的利益分配格局已经无法适应组织发展、或已无法推进组织再往上挪一挪、进一步的情况下,组织便会集聚变革的冲动,但在变革方面,无论成功与否,都不可否认的要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
总得来讲,主要为两方面利益:一是组织利益;二是组织内个体或某些群体的利益。比方说,组织变革要维护组织整体的利益,那么,组织内个体或某些群体的利益必然会遭受损失,作为个体,或作为组织的某类群体的个体成员,应对变革的一般做法,多以掐头去尾来对待处理,即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又不至于落后而错过利益的获取。
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组织变革期间,往往是过程为先,而评价体系靠后,也就是说组织很可能在会宣导、过程、以及行动方式方法方面要求组织成员先做改变,但评级体系会是个渐进式的变化,比方说JY问题,组织希望群体成员改变过去的学习或做事的行为方式,但评价体系却没有根本性变革,如果某某同志果真立马采用新的行为方式策略,就可能成为变革的牺牲品。
作为个体被组织变革牺牲是痛苦的,但可能对组织发展来讲却是进步的、有利的,组织考虑的是整体,而很少精细化考虑具体的个体利益的得失,所以,在评价体现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个体过程与行为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是极具风险的,且是不可逆的。
在职场,我们就单位一把手与副职人员的关系说事,一把手要干实事、干大事、出成绩,便需要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否则,暗中跟领导较劲、拆领导的台,无尽的内耗、过度的内耗,领导也很难有所作为,把关系理顺了,很多事情推进便容易多了。
对待副职的一些问题,要有容人之量,只要大的原则错误不犯,小的问题则无需计较,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在某些时候对某些副职,还要能为其小毛病的问题说话的雅量。
刘邦最牛逼特性之一,便是容人,只要某某同志、某某人才,确实对其发展事业很有价值、至于一些小问题则不必深究,反而觉得下属是有弱点的、是真实的、可控的、可以利用的,陈平的小毛病成了其他人员攻击的对象,但刘邦能够力排众议,表示无伤大雅,每个人都有缺点,不必斤斤计较,领导就是海,一把手更是大海,所谓海纳百川,领导处在海的位置,却没有海的容量,组织内部就会出问题;
对待单位中一些副职中的“老人”,要充分的尊重,要特别的关照,这些副职虽说是老二的角色,但千年老二这类的地头蛇,且威力能量也不容小觑,这些同志在开拓进取方面可能存在思维僵化、魄力不足,但守住你的根据地,助你稳住局面的能量却一点也不会小。
比方说,待遇方面,要给予这类副职中的老同志以优待,如果政策不反对,作为一把手,你享受到的待遇,也可以给这类副职安排上,多数情况下,这类副职对晋升的想法可能被磨灭的差不多,所以,更需要的是领导的关怀、关心与尊重,领导照顾他,其也会回报于领导,否则,其心理必定不安;
对待与副职中的权钱、权责问题,该如何处理?既要用这些副职为自己办事,又要在过程给予相应的权力资源,定目标、划底线、给资源权力,过程不用太多细问,事后或期限一到,用结果说事,用结果来评价下属的作为如何,当然事先就得说好结果处理的奖惩标准,事临了坚决执行。
一把手要让人做事,就得助副职做成事,否则,安排了任务,而不给权力、不给资源,就是在整事,在这个过程中,雁过留声,既然用人,就不要忌讳他人粘了功绩的事,而应该想到的是,下属们的任何业绩,都有自己的一份,毕竟领导有方,你的功劳少不了,比方说,某某事务必须完成,需要多少钱,给予安排,但事要做好,钱要花好花完,要知道,在单位,该准备的预算钱财没有花完,后续就得降预算,后果是领导的自由发挥空间被压缩了,没有资源余地,就是在自我作死,所以,必须花完预算。
职场问题咨询解疑
关注【叶大师】微信:quanmoug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