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路边的孩子们》导读课教学反思

(2017-04-09 13:16:03)
分类: 教学反思

《铁路边的孩子们》导读课教学反思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江晓霞

《铁路边的孩子们》是这个学期我要求孩子们读的整本书之一,书中描写的孩子们和五年级的孩子年龄相仿,学生们很感兴趣。但书中人物的关系比较复杂,细节的描写容易让学生忽视,所以需要老师在学生阅读前进行有效地指导,"导读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导读课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根据这样的目标,可以确定导读课的内容与框架即基本模式:了解大概内容,形成初步印象;选读精彩部分(或与猜想内容相结合),体验阅读乐趣;传授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介绍相关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铁路边的孩子》,我从两个角度选择片段:一是故事性情节片段;二是细节描写片段。前者从故事入手,多次预设悬念,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抢救火车”“临时消防员”是这本书中极具传奇色彩的精彩故事,符合儿童冒险心理,很容易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后者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描写,品读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

 上完导读课后,却发现不尽如人意。是否设置的悬念过多?所以大部分是老师在讲述,学生交流的机会少了。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也不明确有效,提到了人物的关系和细节的描写,但关于人物的关系除了提醒孩子注意之外,其实还可以要求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画一个简单的人物关系图。我也可以示例书中的人物关系图,给学生做一个参考。认识书籍的结构,由于自己对书籍的结构认识都不够,所以教学时给学生的也是模糊的概念。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版本的选择,引导制定读书计划也可以渗透其中,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最后我想送一句话给我自己: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愿意花心思,愿意去想,愿意去做,一切都会变得有可能,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让我们勇于实践,努力做我们能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