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2019-03-25 20:29:38)
标签:

教育

《体积和体积单位》案例分析

新发中心学校    马巍

教材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安排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第三小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并看它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联想、表达,强化对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感知,初步形成对体积单位大小比较明确的表象;

2)能够进行比较,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学情分析:

当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正处于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第一次出现的“空间”、“体积”概念,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但是此时的学生已有了丰富的关于物体大小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这一生活经验,让体积这一新知,构建在生活经验之上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喝饮料比赛,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生活兴趣,激活学生关于物体大小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感知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进而联系生活实际,引用生活中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比较,感受抽象的体积概念。接着利用体积相似,难以判断的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引出体积单位的概念,进而让学生体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几何形状的大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感受物体,占空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爱喝的饮料,咱们来场男女生喝饮料大战。男女生各选一人,同时开始喝,谁先喝完,谁就获胜。谁想来大饱口福?比赛开始。

师:温柔的小女子竟然赢了,不可思议。为什么会赢呢?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快看,找到答案了吗?杯子里有萝卜。杯子里的萝卜有什么用?

生:萝卜占了这个杯子的空间。

师:说的太好了,萝卜占空间,那粉笔占空间吗?生答。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占空间吗?看看周围还有什么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感受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师:那这块糖,也占空间吧。刚才有人说女孩子的杯子里有东西,比赛不公平,现在我就在男孩儿的杯子里放颗糖,这回公平了吧?怎么又不公平了呢?

师小结:说的太好了,看来物体占的空间还有大有小呢。(板书大小)

3、出示概念。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体积有关的知识。(板书:体积课题)

4、比较体积大小,巩固体积概念。

师:书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书的体积。你还能看到哪些物体的体积呢?(铅笔盒,橡皮,课桌,椅子等)那课桌,数学书,橡皮这三种物体,谁的体积小。那还能比一比身边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吗?是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它的体积就大;相反物体所占的空间小,它的体积就小。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  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好处。

师:接下来咱们再来玩一个小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小棒,一捆是50根,一捆是20根,猜猜看哪捆体积大。

师:孩子们有时候停下30秒,还会有新的思考,现在谁有新的想法。看50根的小棒用的单根儿体积非常小,20根的小棒用的单根儿体积比较大,看来比较的标准不统一,容易闹误会。现在,这两捆接力棒,谁的体积大?你怎么比?是太棒了,看来比较的标准统一了,只要比数量就行了。

师:这有两个盒子,谁的体积大,大家一眼能看出来吗?怎么样能知道谁的体积大呢?出示课件,里面是大小相同的正方体。

师:所以我们要统一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打开书看看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二)体会体积单位的大小。

1、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厘米3

板:1立方厘米(cm3

师: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到底有多大。

教师从教具中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展示给学生看:大家看得到吗?后面有同学看不清了,现在老师在电脑上放大给大家看。 边播放课件边说,这是一条线段,量一下,它的长度为1cm,这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是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课件要体现“线——面——体”的变化过程。

师再次小结:棱长是1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 cm3  

师:在我们的学具盒里也有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摸一摸,仔细的看一看,把体积为1cm3  的大小记在心中。(教师给与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感受)

:如果老师给每位同学一些橡皮泥,你能捏出1 cm  大小来吗?()

活动要求:先独立想想怎样能又快又准的捏出1 cm 的橡皮泥,然后再从小组长那里取出适当的橡皮泥。(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堂)

师:现在老师把1 cm 的橡皮泥变一变。(搓圆)变成汤圆,问,它的体积是多少?(1 cm3)?

师:还是1 cm3,如果变成煎饼(压扁)怎样?还是1 cm3

师:不对吧,刚才最早的是正方体,接着变成汤圆儿,现在又变成了煎饼,怎么会体积仍然是1 cm3呢。

预设:不管什么形状,像皮泥没变,所以体积是不变的,只有形状变了。

师小结:对了,物体虽然形状改变,但体积不变,即体积是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的。师:现在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体积接近1 cm3

预设:小石头、骰子、花生米。

2、感受1dm3的大小。

师谈话:刚才我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认识了1cm 

教师这里拿出一个鞋盒,问,如果要表示鞋盒的体积,用立方厘米合适吗?

师:这就需要更大的单位——立方分米。

师:那1立方分米到底有多大?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 。板书:1dm3

师:从你的学具中找到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用双手握一握,感受它的大小,并用手比划比划,记一记1立方分米的大小。

师:现在请你用你脑海里记住的1立方分米的大小,估一估身边的物体的体积,教师分别出示方便面盒、鞋盒、水壶、音箱。

在学生估计时,问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在我们身边又有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3、感受1m3的大小.

师:认识完了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接下来我们将认识立方米。

教师指着板书说,那到底1立方米该怎样描述呢,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m3记作:(m3

师:那到底1m3有多大?学生尝试用语言比划比划。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一米长的米尺借给你们,请你们想办法表示1m3大小,然后让同学进去,看能站多少人?学生往1立方米里钻,最后发现大约能站十人左右。师:原来1立方米是挺大的,在咱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体积也是一立方米呢?讲台、冰箱、电视柜。

师小结:1m3是这么大,能站十人左右,而1dm3是这么大,指着模型。1cm3又是这么小,这三个单位大小相差很大。

三、联系生活,学以至用。

四、全课总结,埋下伏笔。

像上面的图形,是由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我们可以通过数小正方体的数量来知道它的体积的大小,但如何给一个大长方体或正方体,又或者是一些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我们将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这将是我们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将学习怎样求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研究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