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过两个月的小学老师

标签:
山阳小学代课老师街油子交学费备课 |
分类: 宝应往事拾零 |

五十年前,1972年的夏天,就在我准备开始做木匠梦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我们生产队会计的女儿朱国香老师让我去山阳中心小学代课。朱老师是山阳小学的老师,山阳小学有位姓董的女老师因休产假,要找一位代课老师,朱老师就推荐了我。
其实,我是不太愿意当老师的,因为在杨桥搞“九二〇”时,杨先武校长就问过我,愿不愿意当老师,我拒绝了。但这时一是在夏季大忙,二是因为小麦育种试验的夭折,心情也不是太好。我想,那就趁这个机会躲一躲吧。而且,毕竟代课工资是每月21元,也比生产队的工分强多了,10分工才不到五角钱,干一个月也挣不到15元呢。
那董老师已经开始休产假了,她的课由其他老师代,所以我来了,大家都很高兴。我代课的是三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的语文和算术都由我担任,并兼任班主任。
在这以前,我没有任何当老师的经历,虽然我的文化水平教小学还是可以胜任的,但从来没走上过讲台,也还是有所不知如何下手。我请求已经在这个班代课的马老师让我先听一节他上的课,他同意了。听了马老师的课,我心中比较有底了,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后来,我师专毕业后到黄浦中学实习,我就不是太紧张了。
与原先这位女老师相比,我显得比较严厉,对学生的管事比较严格,调皮的孩子都有些怕我。
我上课没几天,就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学校出于安全因素,是不允许孩子们下河游泳的,但一些比较调皮的男孩子总是在中午回家吃饭后来学校的路上,到河里游一下。在我的严令禁止下,这一现象基本没有了。可有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已经上课五分钟了,教室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男孩子慌慌张张地提着书包跑进来,他喘着粗气,头发上湿漉漉的,还向下滴着水。
全班的同学都明白了,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我当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声色俱厉地质问说:“你干什么去了?”那孩子嗫嚅着,说不出来。但还是向前挪动着脚步,想要坐到座位上去。我冲上去,把他推向门外,说:“你不要来上学了!去游你的泳吧!”由于用力比较大,他一个趔趄跌到了地下,然后看着盛怒的我,慢慢爬了起来,转身出去了。
我本来以为他会等在教室门外到下课,我再把他带到办公室教训一顿。可谁知他一去不复返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刚到办公室,发现一个农民带着一个孩子已经在那儿等着我了。那孩子正是前一天下河游泳的。
那农民一见我来了,就很热情地上来,说:“老师,孩子给您添麻烦了。您打他打得好!”我有点紧张,那时有些农民是常来找学校麻烦的,忙打断他的话:“我可没打他,你让他自己说,我打他了吗?这可不能乱说的。”那农民忙不迭打招呼:“我没有别的意思,您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才会打,打是为他好,是代我打的。您没打也好,您就是打,我们也不会怪您的。”
我明白了农民不是来找麻烦的,而是真心诚意的,就没有再和他争论,问他有什么事吗?他说:“打孩子我们没意见,但您不能不让他上学呀!这孩子调皮,我们知道,他现在已经知道错了,请给他个机会,还是让他上学吧!如果再调皮,您再开除他。”然后他朝孩子一努嘴,那孩子给我鞠了个躬,说:“老师,我错了!”我一听,这孩子看来真吓住了,就笑着对农民说:“好吧,既然他认错了,就原谅他这一次,以后再也不准下河游泳了。去上课吧!”那孩子一转身飞也似地跑走了。
那农民临走还恳切地对我说:“老师,你多费心,把这孩子当成你自己的孩子,打骂都随您。”其他老师看到这一幕,说,何老师你不简单,这些山阳镇上的“街油子”(是对一些类似街市痞子的称呼)不好惹,对你真是很敬畏的,换个人可能就要闹事了。但我觉得农民还是比较纯朴的,只要他觉得你是真心对他们的孩子好,是会以心换心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快到放暑假的时候,学校让我们催收学费,因为许多农村的学生都拖欠着学费,等待着减免,而不少家庭并不是真正困难。我就在上课时对学生下了死命令,我说:“共产党给你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让你们来读书,你们却连几块钱的学费都不交,你们扪心自问,对得起共产党吗?今天回去对家长说,三天之内如果还想继续上学,就把学费交来!”
我的严厉让学生很害怕,所以接下来两三天,学生分别将学费陆续交来了,有的真正困难的家庭,家长也都亲自来打招呼,先交了部分。我们这个班成为全校收学费最多的班级。
我因为只是临时代课,所以备课的教案写得很简单。当时学校要求老师的备课教案是很详细的,讲什么话,用什么例题,如何提问,学生应该如何回答,有的老师用红蓝两色笔,写得有条不紊。而我却只是记录一下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写下一些重点内容,一节课的笔记写不满一页纸。
每到了教研开会时,都要交换看备课笔记的,我反正也不想长期当老师,所以也并不担心别人如何评论,可是老师间基本上都是互相“评功摆好”的,所以也没有人批评我,反而还有老师说“何老师的备课笔记简洁扼要,别具一格”,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恭维与鼓励,当然对别人的做法大加赞扬,表示要向老教师们学习。
不过我上课的质量却应该是不差的,一是学生上我的课都很认真,而且会被我风趣的话经常笑声不断;二是学校同年级统一考试时,我这个班的成绩也不错,排名比以前还有所提高。
很快两个月就过去了,学校也放暑假了。当时的校长姓苏,临走时苏校长问我,想不想当老师,他可以为我争取一个民办教师的名额,他认为我是个当老师的料。我想了想说,算了吧,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
其实,我的父母都当过老师,我的许多插队的同学也做了民办教师,可我真不想当小学的老师,可能是当时老师的地位在社会上还是比较低的缘故,农村不也有句流口吗?“家有一斗粮,不当活生王。”(这个活生来自吴语,就是猴子的意思,这里指小孩子。)也许是别的原因,我也说不出究竟是什么,反正是我没有再当小学的老师。
后来,我到山阳镇上,或是经过山阳小学,也会遇到以前教过两个月的这些学生,他们依然和我打招呼:“何老师好!”可我竟然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了,只是记得那个下河游泳的孩子姓经,这是一个少见的姓氏。
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又回到了生产队,还是想做我的木匠梦。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文首的照片是现在的山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