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误
(2022-12-01 21:36:18)分类: 清平误(信纸) |
第三章:卷五
无痕已记不清多久没有上街来。
正午时分,长安城街道上的行人断不算少。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老妇,打闹嬉戏的孩童,拉着嗓子吆喝的小贩,踩着火圈杂耍的艺人…可谓是车水马龙。
红的珠箔、紫的衣裳,还有远处青的柳、澄澈的天。糖葫芦、糯米糕、灌汤饼、枣子脯…各色的小吃虽没有晚上多,但也足够琳琅满目。
声声色色,无痕却觉充耳不闻、目无其他。他看着同自己并肩站立的般若,好似无形中与他人间隔开来,一时竟感到恍如隔世。
无节无会,何故上街?
还记得清晨时,无痕正伴着鸟啼,照常清扫院落。春日的银山被一片薄纱笼罩着,若影若现。忽闻一阵脚步声,抬头便见般若朝他小跑过来。
无痕不知为何有些紧张。他将扫箸竖立,微微低头:“施主何事?”
般若喘着气,面前依稀可见泛白的水雾。她的眼神不时望向别处,两手也不自觉地互相摩挲,踌躇着,半晌才抬起头来:“为何而来…这个问题我也不知。昨夜思忖一宿,方才想通:若我是为报恩而来,那一心报恩便是。故我急于问你,你可有未实现的心愿?若有,我愿尽我所有助你实现,也算不愧此因果而来。”
无痕愣了愣,不忍看般若赤诚的双眼,心中既有暖意也有不安:“多谢施主一片好心,只可惜小僧之愿,所需并非一人之功。”
般若急切地看着他,他只得道:“既为僧侣,本该无所欲求。愿只愿师父长久安康,百姓无流离失所,天下太平。”
无痕心中有所动,想了想,又道:“施主不必为此费心。因果之道,本就模糊。何为因,何为果?若陪伴也算恩德,那你于我更是恩人。”他笑了,“不如借此机会圆你所愿。”
般若右手举起一个小小的荷包,让无痕又回到现实。她痴痴然笑了:“此番出行我有准备,你不可推辞。”
无痕笑而不答。上街听大曲,便是般若的愿望?她当真就是那只玉笛么…无痕竟又想到别处去了。可是不知为何,他的心却隐隐不安起来。
正走着,见不远处的一个小摊上,挂满了五彩的鞠球。般若兴奋地凑过去瞧,用手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
红蓝相间的丝线,灰色的流苏,很是雅致。摊主是个中年男子,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一会儿瞄瞄无痕,又一会儿瞄瞄般若,疑惑得很。
见般若兴奋地把玩着,摊主便拉着她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个是丝绸绣纹,质地名贵;那个……
可般若自顾自地挑着,没有理会他。她不知在哪里翻翻找找,挑出一个鞠球,用手将它夹在怀里,又去摸出荷包来。径直对那摊主道:“就这个了。”
一个灰色的、没有流苏的、泥泞的鞠球。
好似听见了无痕心中的疑惑,般若转过头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对无痕道:“这个就够了。”说着又将它抛起来,用手接住。
无痕的心又隐隐地刺痛起来。
她付过通宝,对无痕咧嘴笑着,把鞠球抛起,用右腿轻轻一踢,球在空中转了个圈,飞了过来。
无痕伸手接住了它。
一个灰色的、没有流苏的、泥泞的鞠球。
夏日的雨说来便来,密密麻麻,轰轰烈烈。
无痕正往山上走,远远便见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卡在了一块石头旁。
雨水和着泥土掩盖了它本来的颜色,无痕用手将球表面的泥土拨开,果真是一个鞠球,只是还不知有没有损坏。无痕又惊又喜,懒顾身上的雨水,便急急忙忙回到小庙中。
他在后院井旁清洗着,冲刷掉泥土的鞠球上仍有着岁月的沟壑。般若在远处喊他:“师哥,师哥!你回来了!你在藏着什么,不肯让我瞧见?”
无痕笑而不答。
银山地处偏远,香客稀少,师父为人宽德慈悲,处处为别人着想,总让无痕将香火钱悄悄送到山下的学堂里去,而自己越发地节衣缩食。
这个鞠球,许是别人落下的,也可能是别人丢下的。
但总能给般若解解闷。
无痕用袖子将球上的水珠擦去,高兴地笑了:完好无损呢。
“吱呀——”一声,般若闯进院子里来:“现在藏不住了,你在这里悄悄做些什么呢!”
无痕朝她微微笑了,站起身,像变戏法似的将球从身后拿了出来,轻轻抛起,用脚向着般若的方向踢了过去。
般若激动地用手接住,忍不住“咯咯”地笑。她用手举起来,瞧瞧正面,又瞧瞧反面:“哪儿来的!哪儿来的!”
她等不及回答,也学着无痕的样子,将球抛起来,用脚踢过去。
梦一场。
般若用手在无痕面前晃了晃,关切道:“怎么了?”
无痕呆若木鸡。
方才的画面…是梦吗?
若是梦,为何如此逼真?
无痕全身都有些颤栗,他将球还给般若,看着她和画面中几乎一模一样的脸蛋,挤出一个笑容来:“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