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猫砂

(2022-08-06 18:48:08)
标签:

育儿

情感

分类: 在家中

其实,在花花进家之前,养猫同事已经提醒过我了——最好额外再准备一个猫砂盆,大一点的脸盆都行,他们怎么用随便,等两只猫和谐相处了,再撤掉其中一个不迟。于是我在一个废弃脸盆中放置了半盆豆腐猫砂,搁在书房。花花聪明,一眼就明白了这个脸盆的功用,不久一小块猫砂就洇湿成团了。小花猫还比我想象的大胆得多,足迹很快就超越了书房,各个角落都走遍。第二天她就熟悉了客厅里的“豪华猫厕”,毫不陌生地钻进钻出,大刺刺地留下自己的排泄物。真是太聪明了!我一边回想着团团刚进家时熟悉这个猫厕的艰难故事 [1],一边把简易猫砂盆收了起来。

没过几天就发现有点不对头了。那就是团团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随地便溺。首先出现在给他们充当玩具的纸箱中,我赶紧把纸箱扔了,满眼疑惑地看着小团。之后,尿迹又陆续出现在新买的猫抓板上。继续扔。还没等我进一步琢磨,小凤凰报告,在她床下不仅发现了尿迹,还有几串臭便便。我的脑袋瞬间又大了。

情急之中想起了领养花花的土猫救助中心,于是发了信息过去请教。她们经验丰富,首先告诉我小猫在猫砂盆外便溺,这是他们表达不满情绪的唯一途径,说明原住民不高兴了。初步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至少要再准备一个猫砂盆,而且猫砂最好用膨润土型的,说是有“最原始的土味”,能有效吸引猫咪。哦,想起来了,当初宠物医院的陈大夫听我抱怨团团如厕问题的时候,也强调过膨润土,我竟忽视了,罪过。当然,我也被告知,膨润土猫砂不宜用马桶处置。

亡羊补牢。我立刻在办公室指挥小凤凰下楼买新猫砂和猫砂盆。小姑娘很得力,大热天中费大力气把这些物件搬回家。我一进家就开始布置新“厕所”。真很神奇,两只小猫对这个略显简朴的猫砂盆充满了好奇——大约是因为它有两个出入口吧,一个圆圆的洞开在顶部,一个方方的小门在侧边,有点玩具的意思。将一袋半膨润土猫砂倒进去,两只猫跳进去好奇地闻来闻去,倒像是遇到猫薄荷。

那个晚上,他们围着新猫砂盆打转转,争抢着你进我出,有时从侧门钻进去,有时从上面跳进去,不亦乐乎。当然,他们很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第二天,我这个铲屎官就从里面捡出了成团的小便——小圆团是花花的,大圆团是团团的——和蛋蛋球球样或小条样的大便。

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对新设施保持着持久的热情,中规中矩地如厕,傍边那只豪华版猫砂盆被彻底冷落了。始终不得要领。大约就是因为新装置顶部的那个小圆洞吧,多了一种进出的方式而且让厕所显得不那么“幽闭”?或者是膨润土猫砂的魔力?他们喜欢细砂土踩在脚下的感觉和“原始土味”?难道你们也充满了对泥土的依恋?让我喊你们猫农吧。

从土里来,再回归泥土,看来这是我们共同的宿命。

        几乎没有什么例外,每当我掀开猫砂盆盖儿,准备实施清理工程的时候,两只猫都会围过来,其中一只大模大样地进去,稍稍刨几下,之后就半蹲距下来,毫不见外地当面拉尿一泡。有时候,这只刚出去,那只再进来,如法炮制;有时候,他们就不嫌弃地一起如厕了(1)。每当这时,我就放下小铲子,先离开一小会儿,给他们留点隐私空间,也暂别一下新鲜屎尿味,几分钟后再回来清理。

       这真是很奇特的现象了。听到一种解释,说小猫看到铲屎官天天清理他们的屎粑粑,有时候还要观其形闻其味,以为我们特别喜欢他们的排泄物,于是就当面给我们再来一点,算是一种示好。哈哈,好吧。

       两只猫的便溺量可真不是一只猫乘以2,至少要乘2.2-2.5吧。理论上,一只猫一天1-2次小便,一次大便。各位看官,图2是我清理出的一天的便便量,实在不少吧?这也很奇怪呢,难道这要攀比吗?有一个理由或许可以勉强解释一下:花花吃的是幼猫粮,大约口味大概比成猫更好一些,团团显示出很大的兴趣,胃口大开——我看他最近真是胖了不少。(花花也长了不少,今天带她去打疫苗,顺便量了一下体重,2.8公斤了,三个星期之前是2.5公斤)

       还有一个挺怪的现象。每当我上厕所的时候,两只猫都会跟进卫生间,大猫会在我的脚边蹭蹭,小猫就直接跳进我怀了里, 仰头看着我,乖巧得让人心疼。想想这画风:我坐在马桶上,一只小猫倚在我怀里,一只大猫倚在我脚下……也听过一种解释,说猫咪们认为上厕所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你会将体味暴露给天敌,他们围在你身边是为了保护你。

        这个我相信。

神奇的猫砂
图1 清理猫砂盆时争相如厕

神奇的猫砂
图2 两只猫一天的排泄量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5be2b020102yuu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