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少爷终结者86
少爷终结者8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04
  • 关注人气: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柏杨曰:论刘邦

(2022-05-15 20:45:26)
标签:

历史

时评

文化


柏杨曰:论刘邦


公元前195年,刘邦逝世(年六十二岁),埋葬长陵(陕西咸阳东北二十公里)。

最初,刘邦厌恶读书,但天性聪明,胸襟开阔,能采纳最好的谋略,连看门人跟最低层的小兵,一见面都成为老友。当年进入关中(陕西中部),定三章约法(参考公元前206年)。等到全国统一,命萧何制订法律,韩信制订军律,张苍制订各种单行规章,叔孙通制订礼仪。跟功臣共剖符信(用金、玉、铜、竹、木之类做成,上刻文字,然后当中劈开,君王自留一半,一半交给当事人。参考公元前258年),丹书铁券(把字铸在铁券上,用朱砂涂在字上,保证永远有效。古代君王颁发给功臣,世世代代保存,可以凭它免除若干重罪,包括死刑),妥藏在皇家祖庙(太庙)的石屋金柜之中。虽然每天忙碌,没有片刻休息,但创立制度,规模宏远。

班固曰:“春秋晋国史臣蔡墨曾经考证,尧帝伊祁放勋(黄帝王朝六任帝),后裔中有刘累,学习养龙技术,曾侍奉夏王朝第十六任帝姒孔甲,他的后裔改姓为范。晋国务官(大夫)范匄(范宣子)说:‘我的祖先最初是伊祁放勋(陶唐氏),夏王朝时是刘累(御龙氏)。商王朝时,子孙称豕韦部落(河南滑县东南)。周王朝时,子孙迁到唐国(山西翼城),周王朝二任姬诵,消灭唐国,子孙再迁杜国(陕西西安东南郊)。杜国国君姬恒(杜伯),被周王朝十一任姬靖诬杀,姬恒的儿子姬隰叔投奔晋国。等到晋国称霸国际时,姬隰叔改姓范,世代当晋国防务司令(工师)。公元前七世纪八十年代,晋国内乱,范姓后裔投奔秦国。后来全族再回到晋国,未回到晋国而仍留在秦国的族人,恢复姓刘。’刘向说:‘战国时代,在秦王国的刘姓后裔,随军出征,被魏王国俘虏。魏王国覆亡后,刘姓后裔迁到大梁(河南开封)附近,聚集丰邑(江苏丰县)。因之周福告诉雍齿说:丰邑的人,是从大梁来的移民。’所以,我们歌颂刘邦:‘汉王朝的皇帝,出自尧帝伊祁放勋,繁衍到周王朝的秦国,才开始姓刘。经过魏王国,往东再迁,出了一位丰公。’丰公,指刘邦的祖父,太上皇刘执嘉的老爹。事实上,刘家在丰邑定居的日子很短,在丰邑的祖先坟墓也很少。所以刘邦当上皇帝后,在秦地(范隰叔孙儿范会留在秦王国的后裔)、晋地(范姓在晋做官)、魏地(被掳大梁)、楚地(丰邑属故楚王国)四个地方,分别设立祠堂祭祀——祭祀天地及祖先,这就是证据。由此推断,西汉王朝继承尧帝伊祁放勋的大运,盛德已高达顶点。斩杀大蛇,就是符信。国旗用红的颜色,乃火的标帜。这是上天的安排,一切都出于天意。”

刘邦的出身,不过是一个地痞流氓。可是当了头目之后,自有马屁精造神弄鬼,拼命往他脸上涂脂抹粉。连班固,这位受人尊重的史学家,也奋不顾身,查出刘邦竟然是儒家学派顶礼膜拜的尧帝伊祁放勋的后裔。看他这篇大作,左拉右扯,驴头马嘴,真是辛苦非常。司马迁在他的大作《史记》里,便没有这些呓语。

塞万提斯写《唐·吉诃德传》,借着吉诃德之口,告诉他的伙伴桑科说:只要你能混出一点名堂,就自会有人发现你有皇家血统。可说明这种摇尾手段,古今中外,相差不多。

不过,刘邦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王之一。所有关键性的大决策,都是别人的主意,没有一个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庸碌的领袖面对着比他智慧高的人,会感到一种压力,浑身不舒服,自己的愚蠢见解一旦被部属批驳,他会恼羞成怒,翻脸无情。左右必须全是比他更庸碌的蠢材,他才有机会表演“面授机宜”“智从己出”,他才满意。刘邦几乎样样不如人,然而,他是一个优秀的统御人才,能作出正确判断,能承认错误,能宽容别人的过失,能用度外之人;胸襟坦荡,不拘小节,具备一个理想领袖的条件。即令生在民主时代,他也会同样崛起。

刘邦最大的错误,是他用残忍的手段屠杀功臣,留下不可抹灭的劣迹。当初大家一块当小偷、当强盗,吃在一块,睡在一起,大哥、二哥、麻子哥,好不亲爱,一旦金銮高坐,装模作样,想想你当年的狼狈嘴脸,要不是我,你还能活呀?王朝政权建立伊始,效忠心理还没有凝聚成惯性,互相猜忌,不但君要杀臣,臣也要杀君。猜忌犹如荆轲的毒刃,见血封喉,毫无回转余地。

这是封建制度的特产,只有民主政治才可以消除这种毒瘤。



 

 

 

                                       摘自《柏杨曰·资治通鉴启示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