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风慕竹:打不死的邹元标

(2022-05-15 14:44:47)
标签:

时评

文化

杂谈

历史


清风慕竹:打不死的邹元标


江西吉水县流传着一句歌谣:“割不尽的韭菜地,打不死的邹元标。”

万历五年(1577年),邹元标以优异的成绩高中进士,分配到刑部观察政务,相当于实习生,学习业务知识和官场规则。

这一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九月十三日,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父亲病逝。按照祖制,张居正必须“丁忧守制”,回家服丧二十七个月,但此时他正致力于推行“万历新政”,各项改革进行到关键时刻,他担心自己一旦离职,改革大业前功尽弃,于是和太监冯保一起策划了“夺情”事件。

夺情之举受到一些大臣的极力反对,其中以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四人最为激烈,他们上疏极谏,反对夺情。张居正怒不可遏,对四人施以“廷杖”。吴中行几乎被打死,后来中书舍人秦柱带医生救治他,去除腐烂的肉数十碗,“大者盈拳,深至寸,一肢遂空”,足见刑罚之残酷,一时间朝堂之上噤若寒蝉,无人再敢出声。

这个时候,邹元标站了出来。他怀揣着连夜写好的奏疏,上朝时正好赶上吴中行等人受廷杖刑,目睹了那血腥的场景。这事儿换作一般人,早望而却步了,然而等板子打完,他依然把怀里的奏疏拿出来交给中官,还哄骗说:“我请个假,麻烦转达。”等奏疏传到张居正手里,一读,他气得脸都白了,只见奏疏上写道:

“父母活着时不去照顾,父母死了不去奔丧,还自我吹嘘为非同寻常的人,世道人心不认为他丧失天良,就认为他是衣冠禽兽,这能叫非同寻常的人吗?”

震怒之下的张居正,当即赏了邹元标八十大板,这八十大板打得他半死。一条腿也断了。这还不算完,接着,他被流放到荒远的贵州都匀。

五年之后,张居正去世,一些人看到了翻盘的机会,大力诋毁他,万历皇帝下旨抄家,于是那些张居正的支持者被赶出了朝廷,而过去那些反对者则成了功臣,被召回京师,提拔重用。邹元标借着这股东风,重新回到了权力中枢,授职吏部给事中。

四十年后,邹元标已经七十高龄,此时明朝进入明熹宗朱由校的天启时代。邹元标感叹于朝中党派纷争不断,大臣钩心斗角,国势日益衰落,想起万历朝张居正主政时的勃勃生机,毅然上疏皇帝:“(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家之议,死而后已,谓之社稷之臣,奚无愧焉?”在邹元标的极力推动下,明熹宗为张居正平反,恢复其名誉,张居正的子孙后代也可以荫袭官职。

当初被张居正打板子,几近于死,现在回过头来又为张居正鸣不平,如此巨大的转变让许多人困惑不解。同僚兼好友左光斗就问邹元标:“你当年骂张居正,今天又为张居正说话,不是首鼠两端吗?”邹元标感慨说:“沉浮半生,方知江陵之艰辛也。”

有人说他全没有了刚做官时的那种气魄,他笑着解释说:“大臣跟言官是有区别的。风度超绝,说话无所禁忌,是言官的事情。大臣关心的是国家大的利益,以维护国体为己任,怎么能像年轻人那样怒形于色呢?”

当年主考官把邹元标进士考试的试卷拿给张居正看,张居正阅后感叹说:“此子性刚直,可堪大用也。”看来,他没有看错人。

没错,邹元标不变的是刚直不阿的品格,他一生多次被贬,却从未低头;变的则是他看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四十年世事磨砺,让他理解了张居正的志向与苦衷。于是,他选择向过去的自己认错,与所有的仇怨和解。

 




 

              摘自2022年第5期《特别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