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段音乐课打击乐器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2016-09-19 10:52:58)

小学低段音乐课打击乐器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宝塔区桥沟小学课题组   彭萍

一、问题的提出

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主要分为金属类、皮革类、散响类和木质类打击乐器。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阶段,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并参与音乐活动。例如: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并能够为欣赏曲的主题音调增色等。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可见演奏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多么重要。纵观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主要存在两种倾向:其一,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认识,但在实践中依然将乐器技能的“教”与“学”放在首位,将乐器的技能教学作为发展学校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来落实,导致乐器学习的“专业化倾向”其二,有的教师面对以“技能”范畴而存在着的器乐教学,片面地理解“轻技能”的教学理念,结果把器乐的学习与应用避而远之或轻轻带过,结果课堂乐器“濒临撤柜”,更谈不上审美功能的实现与否!这两种倾向,直接促使了乐器进课堂价值的缺失。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改革的近几年,新教材中使用了大量打击乐器,学生们很有兴趣学,老师们却感到操作难,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真正用于课堂教学,迫在眉睫,从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到演奏及表现打击乐器这个实际出发,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让学生在自由愉快中学习音乐,并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小学音乐打击乐器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颇具研究价值。

二、本课题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探究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使打击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

2.探索小学音乐打击乐器的教学方法。

核心概念界定:

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主要分为金属类、皮革类、散响类和木质类打击乐器。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阶段,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并参与音乐活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三、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演奏教学应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见演奏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多么重要。

2.建构主义理论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打击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学生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打击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也道出了它在音乐教育的器乐学习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四、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在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打击乐器的方法,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对不同风格、音乐表现需要时,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五、研究内容

1.小学音乐打击乐器分类的研究。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打击乐器的材质音色特点,对打击乐器进行分类。

2.小学音乐打击乐器教学方法的研究:①聆听乐曲;②分析乐曲;③根据不同情绪、风格的乐曲,选择打击乐器; ④操练;⑤演奏。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关于打击乐相关文献,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并奠定基础。

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有效运用打击乐器教学的实践研究,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

3.经验总结法:把搜集来的打击乐信息,以及探究到的打击乐有效使用的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总结研究成果。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3月——20164月)

1.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撰写开题论证,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好扎实的基础。确定实验班级,进行前测。

2.根据小学教育指导纲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验的具体实施内容,召开开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5月——20167月)

1.设计编制调查问卷,进行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调查问卷主要集中在调查小学生对打击乐在小学阶低段音乐课堂应用兴趣和打击乐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应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为课题的研究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2.回收调查问卷,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研究当前打击乐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提出优化打击乐应用方案,探讨出优化打击乐的应用教学策略。

4.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5.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优质课评比,进行一次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评比。

6.设计编制调查问卷,验证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8月——20169月)

1.搜集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优秀论文集、优秀案例集、“我最满意的课堂教学设计”三种文集。

2.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反思

3.提出结题申请,撰写结题报告。

第四阶段:专家论证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610月——201611月)

总结所有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等待专家验证、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并汇编出版,设计的教学案例编为校本音乐教学案例。

(二)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有关的一系列汇报课、研究课和论文交流研讨会。

(三)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